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求家長對孩子的一切不健康心理、不健全行為能做到早發現、早矯正或早求助。常見到一些家長前來尋求心理谘詢時已將孩子的問題耽誤得太久,甚至釀成心理疾病,令其後悔不迭。當我們指出這些問題時,家長往往會說:我們也不是專家,怎麽會發現孩子的心理問題呢?其實,不是專家的家長完全可以做到“發現問題”,即發現孩子心理和行為的異常。至於最後的心理診斷,那就是專家的任務了。有幾個具體辦法供家長參考:

一、與大多數孩子比較

將自己孩子最近以來的心理和行為表現與大多數同年齡的孩子進行比較,看看是否符合這個年齡的一般特點。比如中學生正處於青春年華,一般都會表現出求知欲望強、富於熱情和激情、渴望獨立、樂於交往、熱愛集體、喜歡交朋友、憧憬未來、喜歡參與等。如果您的孩子明顯偏離這些特點,表現出類似小孩或中老年人的特點,如幼稚依賴、退縮、冷漠或鬱鬱寡歡,凡事隻往後看,肯定會存在發展中的心理問題。

二、與環境和教育要求比較

將自己孩子最近以來的心理和行為表現與環境教育對他的要求進行比較,看看他是否能基本做到遵守和實現這些要求,如果在大多數情況下不能遵守和實現這些要求,那麽他在社會適應方麵可能是有問題的。

三、看孩子的心理對其學習、生活的影響

看看自己孩子最近的心理和行為表現是否對他的自尊自信、人際交往、身體健康及學習、生活帶來了明顯的負麵影響,如果是這樣,肯定孩子已經發生了心理健康問題。

四、做簡易心理測驗

如有可能,找一份簡要的心理測驗題讓孩子答一答,並看看結果如何,也能發現孩子心理是否健康。

這裏還需要強調三個問題:

一是以上幾個辦法中都強調了“基本”、“明顯”,也就是說人的心理健康不是絕對的,即使有次要的、偶發的問題,孩子的心理仍屬健康,是正常的。

二是中學生的心理正處於發展成長的高峰期,即使有健康問題也是暫時的、短期內發生的、可以改變的。家長一定對孩子保持發展的眼光,更多地應當看到孩子心理健康的一麵、積極的一麵,而不是盯著自己發現的問題給孩子扣帽子、貼標簽。

三是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找原因、製訂自我改變的計劃,和孩子一起由不夠健康走向更健康,尤其家長要檢查一下孩子所以發生心理健康問題和家長本身有無關係,比如家長的心態是否正常,教養方式是否得當,教子方法是否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