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正處於人生中心理全麵發展的高峰期、轉折過渡期。這期間心理健康發展不僅關係到學生在未成年前的全麵發展、主動成長,而且關係到孩子此後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中學生的家長,把握孩子心理健康的標準,有利於通過家庭環境、家庭教育維護和增強孩子的心理健康。

根據有關的理論研究和現實情況及實踐經驗,我們可把中學生心理健康的標準初步確定為:

一、智力健全

(1)智力水平正常發展,無智力低下情況;

(2)各種基本能力正常發展,如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想象力、思維能力,都能正常發展;

(3)喜歡學習,學習有效率;

(4)較少認知和學習方麵的心理問題。

二、情感健全

(1)隨年齡長大,情緒波動減少,穩定性增強;

(2)在日常生活中,積極情緒多,消極情緒少;

(3)逐步學會控製自己的情緒,知道並能基本做到適度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4)理解別人的情緒;

(5)較少情緒方麵的心理問題。

三、健全的意誌

(1)行為目的性、自覺性強;

(2)行為果斷,做事不拖泥帶水;

(3)勇於承擔和麵對困難;

(4)有頑強的堅持精神,即堅韌品質;

(5)較少意誌方麵的心理問題。

四、人格健全

(1)有健全的人格品質;

(2)人格中性格、自我意識、價值觀健全;

(3)較少人格問題、人格障礙。

五、人際關係健全

(1)喜歡與人交往,主動與人交往;

(2)與多數人友好相處;

(3)有自己的知心朋友;

(4)較少人際關係、人際交往問題。

六、行為健全

(1)有行為規範意識;

(2)有良好行為習慣;

(3)行為符合年齡特征;

(4)較少行為問題。

七、能基本適應環境變化

(1)對環境中各種人和事認識比較客觀;

(2)對環境的態度積極;

(3)有自我保護的意識和初步的自我保護能力。

八、有基本的心理承受力

(1)有基本積極的壓力觀念;

(2)能承受挫折和失敗;

(3)能正確對待成功和榮譽。

家長需要明確的是任何人的心理健康都是相對的。以上八條標準可用來分析自己孩子的心理健康,培養和促進孩子心理健康,我們強調“基本如此”即可,尤其是孩子們都在成長和發展,一切留有餘地,不可太死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