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津浦線 40 龍虎巷五號

    江南杏花春雨的季節。道路兩旁的法桐,一齊泛出新綠。

    浦口龍虎巷5號,綠蔭掩映下的鋪鎮機車車輛廠,下班的工人結群地走出工廠,步入僻靜的小巷。我暗自驚歎,小巷的名字起得何等的豪邁、響亮。悠閑地行走於其間的行人卻鮮少知道,上世紀初葉,浦口作為中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之一,興建了大量的鐵路建築群。在這些建築群附近,由於生活的需要,又衍生出一定規模的民居建築。鐵路工人走南闖北,天下為家,在浦鎮廠西北側,就居住著大批北方工人,其中大多數是從天津和唐山過來的。他們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取名龍虎巷,含藏龍臥虎之意。麵對昏暗的世道,他們發出了山呼海嘯。風雲往事寫在老廠房起翹蛻皮的牆麵上,遺留在闊葉如蓋的大樹上。

    1908年,在津浦鐵路開築之際,為了維修津浦路南段的機車車輛,製造車輛、輪渡等配件,由津浦線南段總工程司、英人德紀主持設計,在浦口設立了浦鎮機車廠,共計16308.3平方米,1910年4月竣工投產。第二年,組裝了第一個產品“小一號火車頭”。此後,除修理車輛、製造配件外,還陸續組裝從國外進口的機車和車輛。

    那時的工人在政治上毫無人權,經濟上受到層層盤剝,種種侮辱和毆打更是家常便飯。工廠設備十分簡陋,大都在露天作業,勞動強度很大,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有勞動保護,經常發生事故,輕傷者忍痛,殘廢者開除,死亡者無人料理,生命安全沒有保障。外地工人沒有宿舍,80多個人擠在一座破廟裏,陰暗潮濕。收入更是天壤之別,英國總工程師韓納一個人的薪俸,就相當於全廠工人工資的總和。明明規定工人月薪12元,但中國工頭又從中克扣,給技工分為6、7、8元三個等級,雜工一律4元,剩下來的全部裝進自己的腰包。

    1919年,五四運動的驚雷喚醒了神州大地。自此,許多愛國學生、進步人士在浦口火車站中轉停留時,積極同工人接觸,向他們介紹北京和各地愛國運動以及俄國十月革命的情況,宣傳“勞工神聖”的道理。同年5月20日,覺醒的浦口機廠工人參加了聲援五四運動的浦鎮國民大會,會後舉行了遊行示威。6月7日,浦口碼頭工人罷工。6月8日,浦鎮機廠工人準備過江參加南京各界萬人大遊行,由於軍閥封江沒有去成。6月8日、9日,兩浦工人連續示威遊行,王荷波是他們中的代表人物。

    王荷波,我國工人運動的先驅,福建閩侯人,出身於小職員家庭,小時曾讀過兩年私塾。因家庭生活貧困,1901年出外謀生,曾在江陰清軍當過水手,後又到海參崴、大連工廠當過勞工。1916年來到南京,考進浦鎮機廠,先當生火工人,後當機匠。1921年3月14日,他和工人張振誠、李永福等發起成立浦鎮機廠工會,王荷波先後被選為副會長、會長。工會成立後,做了許多好事,不僅辦澡堂、合作社、俱樂部,還積極領導工人開展反對廠方壓迫、剝削的鬥爭。同年6月,在廠長奧斯登回國休假期間,總監工布拉克為了防止工人在廁所裏聊天,竟然下令拆除。他還規定,“工作時不準互相交談、隨便張望,初次違反者罰款三角,第二次違反者即行開除。”王荷波和機廠20多名工人骨幹決定罷工抗議。下班時,他在廠門口向聚集的工人講話,號召大家起來罷工。第二天,果然沒有一個工人來上班。工人代表給布拉克送去一封信:“我們今日起罷工,提出下列條件,不圓滿解決,誓不複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