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站甫一建成,便受到了國內外建築專家和普通百姓的廣泛讚譽,成為遠東地區最著名的火車站,當時的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建築係均把它作為教科書上的範例。直到現在,依然是世界各地建築學者的必修課。濟南站的建立,既是屈辱的象征,也是近代文明和進步的開始。濟南站的開通運營,對開辟商埠,振興民族經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促進了封建城市向近代工商業城市的轉變,使濟南從此成為北方舉足輕重的城市。曆史的風雲也在此際會,由此展開的段段情節,雖是浮光掠影,卻仍清晰可見。

    1928年4月5日,國民革命軍北伐進入山東。日本為了侵占山東,阻止英美勢力向北發展,借口保護僑民,悍然出兵濟南。5月1日,北伐軍擊敗張宗昌進入濟南,在商埠布防的日軍頻頻開槍尋釁。3日,切斷膠濟鐵路,轟炸津浦鐵路黨家莊的沙河橋,瘋狂屠殺中國軍民,國民黨政府山東特派交涉員蔡公時等17名外交人員慘遭殺害,蔣介石的指揮所也一撤再撤,退到了黨家莊車站。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濟南青年學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愛國請願鬥爭。12月4日,濟南高中學生集會,要求“武力收回東三省”。5日集合去車站,南下赴京請願,但當局拒絕發車。7日,濟南省立高中、一師、女師、鄉師、正誼、育英等12校2600多名學生組成“濟南學生赴京請願團指揮部”,占領車站,臥軌攔車扣車,並派代表赴省府交涉。8日,省府被迫答應備車。當天學生即乘車南下,10日到達浦口,開展了請願、示威鬥爭,抗議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1932年9月3日下午6時許,天氣少有的悶熱,由濟南開往天津的列車再過5分鍾就要發車了。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站在車門邊,頗有風度地舉起右手,向送行的人群告別。突然,一位青年從人叢中躍出,舉槍對準張宗昌扣動扳機。然而,槍是啞彈,沒有響。張宗昌嚇得失魂落魄,扭頭就往車廂裏沒命地跑,跑到盡頭縱身跳下火車。青年跟著跳了下去,舉槍又打,槍還是沒有響。張宗昌的衛兵氣喘籲籲,追著向青年開槍射擊。青年被鐵軌絆倒,子彈呼嘯著,從他的頭頂飛過。正在這緊急關頭,又一名中年漢子從後麵追了上來,接連幾槍將張宗昌的衛兵打倒數人。此時有輛兵車正停在旁邊的鐵道上,不知何故,子彈雨點般地向這邊襲來。青年因為摔了一跤,手槍居然被摔響了。他一個翻身爬了起來,去追張宗昌,然而此時張宗昌已被亂槍掃倒在第7股道的鐵軌上了。開槍射擊的一個是原西北軍第八方麵軍副總指揮鄭金聲之子鄭繼成(原為鄭金聲侄子,後過繼給鄭金聲),另一個是鄭繼成的衛士、鄭金聲被張宗昌槍斃時的陪綁者陳鳳山。細心的人發現了疑點:張宗昌受的致命一彈是步槍子彈,而鄭繼成拿的卻是手槍。再者,張宗昌逃跑、鄭繼成摔倒時,兵車上的士兵莫名其妙開槍射擊。而當張宗昌倒臥鐵軌,鄭繼成起身撲向張宗昌時,兵車的士兵卻又停止了射擊。顯然,在鄭繼成為父報仇的背後,還隱藏著一個大大的謎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