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事事如意,百事大吉。

    鵪鶉:平安如意。和菊花、落葉一起寓意安居樂業。

    鼇魚:龍頭魚身,是鯉魚誤吞龍珠而變成。寓意獨占鼇頭。

    辟邪:傳說中一種神獸。頭有角,似獅,帶翼。一角為天祿,兩角者為辟邪。有除邪避之意。

    花生:長生不老之意。

    關公:做生意人(商人)的祖師爺。誠信第一,信譽第一。

    樹葉:意為事業,即事業有成。學業有成。

    壁虎:必得幸福。

    甲殼蟲(金龜子):富甲一方,金龜女婿。

    牡丹花:富貴花,富貴牡丹。

    2. 古代玉器的飾物

    (1)玉帶板

    玉帶是鑲玉片的革帶,在服飾上用玉帶,肇始於唐代。唐代以玉帶入官服,用以標誌官階的高低,因而帶上的玉板(稱為帶板)均有一定之規。鑲在帶兩端的圓角矩形帶板叫“鉈(獺)尾”,中間的方形或長方形帶板叫“銙”,有的銙有孔或附環,用以懸掛物件。唐代根據帶板的數目來稱帶,如“十三銙帶”。

    唐至元玉帶板

    唐代玉帶板,銙多製成方形,其雕琢方法多采用壓地隱起的方法,圖案邊緣用細而短的密集陰刻線整齊排列雕刻,然後自邊緣向內緩緩凹下,使中部紋飾凸起,與邊緣同高,再用較粗的陰刻線勾勒出輪廓,有如淺浮雕。唐代帶板一般都較厚,有的帶板還鑲以金邊,或以玉為緣,內嵌珍珠及紅、綠、蘭三色寶石。帶板素麵的較少,一般均為淺浮雕人物、花鳥、動物紋飾。帶板上的圖案以西域胡人形象最具特色,人物高鼻深目,著裝奇異。據載,此類玉帶板應屬西域產品或中土仿品。

    宋、遼、金、元四朝皆雕造玉帶板,在此期玉雕中方占有重要地位。帶銙或方或矩,製作規整,四角方正,麵底同大,與唐代已明顯不同。帶板上雕刻的紋飾以雲龍、花草、人物、鳥蟲為主,尤其遼金更用具有山林情趣的自然場景入畫,所刻山林熊鹿、花鳥魚水風格寫實,自然生動,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唐代盛行的西域題材紋飾已經不見,宋代出現了道裝人物帶板。如江西上饒南宋建炎四年(1130)趙仲湮墓出土的即是典型。在雕刻技法上,此時期多采用深層鏤雕方法來琢刻紋飾,所刻花鳥雲龍,數層疊壓成立體狀,細部用細陰線勾勒,花草葉脈也能刻得井然有序。帶板的形製在這個時期也發生了變化,帶銙除原有的方形、長方形外,新出現了桃形銙。元代帶銙還新出現了四角內凹成海棠瓢狀形的。

    明代玉帶板

    明代玉帶板數量較多,近年來考古發掘出土於墓葬中的整套帶板也不少。現今傳世品的玉帶板,大多是零散的帶銙和鉈尾。帶銙由長方形、桃心形、豎條形組成,另外還有委角長方形和方形帶銙。裝飾分素麵、透雕、鑲嵌寶石三種形式,所雕紋飾同元代相比有了較大的變化,早期仍有元代遺風,以雲龍紋為主。明中期帶有吉祥寓意的圖案開始流行,帶板上的紋飾幾乎全部轉為吉祥題材,如鬆鶴、麒麟、三羊、百狩等。

    明代玉帶板早期的雕刻多是立體的深層鏤空,可以看出明顯的元代手法。明中期出現了分層鏤雕的琢法,先用減地法留出上層圖案,在降低的地子上再鏤雕底層圖案。這種風格與同期的雕漆特點相一致,具有很強的裝飾效果,但也失去了宋元時期自然寫實、生動逼真的特點,成為一種程式化的、呆板的圖案化紋飾。此期玉雕的刀法也變得硬直險峻。江西南城明益王朱祐檳墓出土的玉帶板可作為此時的典型代表。明晚期在雕工上呈現出粗獷簡略的風格,與早期有所不同。玉帶多數為20銙,圖案雖有定製,但頗為靈活。

    明代玉帶板的邊框比元代玉帶板窄,紋飾以龍紋為多,此時期還出現了嬰戲圖紋飾的玉帶板。明代最具特色的雕琢技法是先減地留出主題紋飾,在降低的地上透雕所需輔助紋飾,然後再加工主題紋飾,使得整體紋飾起伏感很強。

    (2)玉衣、玉塞、玉握

    喪葬之禮在中國起源很早,早在舊石器時代山頂洞文化中,就發現有許多散布在屍骸附近的石珠,獸牙等。因古人認為,以玉斂葬,可保護屍身不腐,使複活再生成為可能,因此到了漢代,葬玉極為普遍,並已漸漸演變為一套包括玉衣、玉握,玉九竅塞,玉晗等葬玉的完善形式。

    玉衣也稱“玉匣”、“玉押”,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皇帝和高級貴族死後穿用的殮服,外觀與人體形狀相同。玉衣一般按部位可分為頭罩、上身、袖子、手套、褲筒和鞋子6個部分。各部分均由小玉片如金、銀、銅絲縷織而成。不同的材料表示死者身分的不高下不同。據《後漢書。服誌》記載,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以金線縷結,稱為“金縷玉衣”,其他貴族則使用銀線、銅線編造,稱為“銀縷玉衣”、“銅縷玉衣”。

    由於金縷玉衣象征著帝王貴族的身份,有非常嚴格的製工藝要求,漢代的統治者還設立了專門從事玉衣製作的“東園”。這裏的工匠對大量的玉片進行選料、鑽孔、拋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並把玉片按照人體不同的部分設計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狀,再用金線相連。製作一件中等型號的玉衣所需的費用幾乎相當於當時一百戶中等人家的家產總和。用金縷玉衣作葬服不僅沒有實現王侯貴族們保持屍骨不壞的心願,反而招來盜墓毀屍的厄運,許多漢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盜。到三國時期,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從此玉衣在中國曆史上消失了。

    金縷玉衣製做

    從從外觀上看“玉衣”的形狀和人體幾乎一模一樣。頭部由臉蓋和臉罩組成,臉蓋上刻製出眼、鼻和嘴的形象。組成臉蓋的玉片絕大部分是長方形的小玉片,雙眼和嘴是在較大的玉片上刻出,鼻子是用五塊長條瓦狀玉片合攏而成,惟妙惟肖。上衣由前片、後片和左、右袖筒構成,各部分都是彼此分離的;前片製成胸部寬廣、腹部鼓起的體型,後片的下端作出人體臀部的形狀。褲由左、右褲筒組成,也是各自分開的。手部做成握拳狀,左右各握一璜形玉器,足部作鞋狀。一些玉璧,以及飯含、佩帶之物等。前胸和後背共置玉璧18塊,並有一定的排列方式。在“玉衣”的頭部,有眼蓋、鼻塞、耳塞和口含,下腹部有罩生殖器用的小盒和肛門塞,這些都是用玉製成的。另外,頸下有瑪瑙珠48顆,腰部出玉帶鉤。整套“玉衣”形體肥大,披金掛玉,全長1.88米,共用玉片2498片,金絲約1100克。玉片的角上穿孔,用黃金製成的絲縷把它們編綴,故稱“金縷玉衣”。

    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代,根據當時的生產水平,製作一套“金縷玉衣”是十分不易的。從遙遠的地方運來玉料,通過一道道的工序把玉料加工成為數以千計的、有一定的大小和形狀的小玉片,每塊玉片都需要磨光和鑽孔,大小和形狀必須經過嚴密的設計和細致的加工,編綴玉片還需要許多特製的金絲。由此可見,製成一套“金縷玉衣”所花費的人力和物力,是十分驚人的。

    窮奢極欲的皇室貴族,迷信“玉能寒屍”。為使其屍體不朽,他們用昂貴的玉衣作殮服,且使用九竅器塞其九竅,可謂費盡心機。但結果適得其反,由於金縷衣價格昂貴,往往招來許多盜墓賊,以致“漢氏諸陵無不盜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其實,即使那些盜墓賊沒有光臨,當考古工作者打開那神秘的洞室時,企求“金身不敗”的墓主人已化作一捧泥土,剩下的也就是一具精美絕倫的玉衣了。這些仿佛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千百年來破滅的神話。

    玉塞是古玉器名。已知在漢代有九竅塞,即填塞或遮蓋死者身上九竅的九件玉器。這九件玉器在河北滿城兩座漢墓中都有出土。

    上九竅的9件玉器。所謂“九竅”,是指人的兩隻眼睛,兩個鼻孔,兩個耳孔,一個嘴,以及生殖器和肛門。“九竅玉”即塞在這些部位的9件玉器:眼塞2件,鼻塞2件,耳塞2件,口塞1件,肛門塞1件,生殖器塞1件。其中眼塞又稱眼簾,圓角長方形;鼻塞略作圓柱形;耳塞略作八角棱形;口塞如新月形,內側中端有三角形凸起,口塞不能全部含在口中,與下麵所講的“含玉”不同;肛門塞為椎台形,兩端粗細不同;生殖器男性為一短琮形,一端封閉,女性為一短尖首圭形。

    玉塞源於這樣一種種信念:“金玉在九空與,則死人為之不朽”(晉葛洪《抱樸子》)。這同玉衣能使屍體不朽的說法是一致的。我國古代對玉有一種近乎迷信的崇拜,總認為玉能使活人平安,使死人不朽。

    玉握為死者手中握著的器物,古人認為死時不能空手而去,要握著財富及權力。新石器時期是以獸牙握在手中;商周時期,死者手中多握數枚貝幣,因為古人認為貝是財富的象征。到了漢代,則在長條圓柱上加琢簡單線條,也就是漢代最常用“漢八刀”雕法,雕成一隻玉豬。因為豬是財富的象征,因此成為漢代最流行的玉握。玉豬造型多樣化,也有的較為寫實,生動可愛。另外還有璜形玉器作為玉握的。

    (3)玉鳥

    古代以鳥為圖騰的現象幾乎遍及了整個世界。正因為鳥有著人類所不及的本領—飛翔,故此,鳥類的這種特征即被神秘化。先民們將鳥視為神靈動物,幻想藉鳥的神力來往於天地之間,並與神靈溝通。這些美好的願望,我們從古代綺麗的神話傳說中能得到證明。而那些神話傳說,又常常以藝術品的形式再現,如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文化和紅山文化象牙雙鳳紋飾版及玉鳥佩等。

    我國古代部落奉鳥為神靈、為始祖者甚多,如東夷少昊族的鷹、商族的燕、或鳳、梟等。由於各自的社會環境及文化背景不同,各部族所崇仰的鳥類也不同。

    《詩經·商頌·玄鳥》中有“玄神之鳥”(即玄鳥生商)之說。這裏的“玄神之鳥”並不是單指某種鳥,而是泛指各種鳥神。

    紅山文化玉鳥多為小型鳥,有梟、燕兩種。特點是短頸、短尾、平展雙翼、翅膀厚實,有站立和即將起飛兩種姿態。均不太寫實,與山東龍山文化變化繁多的鳥紋相比要簡約質樸。紅山文化玉鳥佩,尖啄、大環眼,似卵中破殼欲出的雛鳥。紅山文化黃玉鷹形佩,高5.7、寬5.2厘米。黃綠色,玉質純潤。圓雕正視展翅立梟,聳肩,翅膀淺陽線雕羽毛紋,雙足下部陰線刻斜方格紋,頸後部有一對鑽孔。造型簡約概括,刀法遒勁,似屬圖騰或族徽。其形製與內蒙古巴林右旗出土的黃玉鳥極似。

    新石器時代末期,龍山文化高度成熟,玉鳥的數量多且造型繁複。在圖騰信仰的鳥紋飾中,以鷹紋、鳳紋及人、鳥、獸合體的紋飾為主。最為常見的是鷹紋,有正、側兩種形態,多為昂首、雙足分立。鳳形紋僅以尾羽上的翎眼紋來表示(詳下)。人、鳥、獸合體紋飾又有被設計為鷹爪攫人頭,如龍山文化青玉鷹攫人麵飾。該飾長6.8、寬4.7厘米。灰黃色,有白色沁。鏤雕。上部為側首展翅雄鷹,鷹胸部刻有回紋,足下攫持的人首,作瞪目、驚愕狀,其上肢(高舉過頭似示已降服)與鷹翅相連;下肢連一獸麵,底部與背下對穿一孔。造型對稱,鏤雕技藝純熟精美。它采用平麵化造型,分上、中、下三層,鷹族生擒敵首領,並以其做獵頭祭的場麵,形象地反映出父係氏族社會部族間相互兼並、激烈征戰的史實。“人祭”造型屬父係氏族社會圖騰文化的典型形象。

    斧、锛、鏟類的工具或武器,特別是玉石斧,逐漸失去其實用價值,成為象征權勢的禮器,它的刃口也由朝下改為朝上,被稱為“圭”。祭典時圭被作為通神的禮器而成為酋長或祭司手執之物。龍山文化黃玉鷹紋鳥獸麵紋圭,長25.2、寬6.2厘米。黃褐色。陰線刻法,正麵刻有昂首展翅的側立鷹形,背麵刻獸麵形抽象紋飾。中部有兩組直線紋。紋飾線條勻細流利,工藝精湛。此圭紋飾,與山東日照縣兩城鎮出土的龍山文化玉石圭相似,當屬龍山文化遺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