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個人興趣傾向對於職場的發展會有影響,所以,當麵對改變或影響職場發展方向的機會時(如走向管理的路徑或走向專家的路徑),個人興趣傾向因素是值得考慮的。需要強調的是,職場上的人大體分為三類:明顯側重做事;明顯側重與人交往;對以上兩項均較感興趣,對某項略有偏重。

    對於最後一類人(多數人屬於此類),在職場方向上可順其自然,個人選擇可讓位於優先到來的機會。對於前兩類人,個人的主動選擇會變得至關重要。道理歸結為二:如果崗位性質與個人的興趣傾向差異很大,一是你很難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二是在厭倦的狀態下你很難有所創新並獲取超人的業績。而這些對於未來職場的發展都是極為不利的,在方向選擇上應當注意回避。

    不做管理就沒有發展嗎?

    顯然不是。走專家方向的路同樣大有作為。業務高手不僅會直接為公司帶來更高的利潤,他們自身也會因為突出的業務能力而受到上司,同事,同行的尊重和認可。他們也會因自身具有的專家權力而對他人產生更大的影響從而越發受到公司的重視和信任。

    什麽時候該拒絕高職位的誘惑?

    在現實中,一個人被公司考慮晉升為管理者,首先往往是由於他在業務方麵表現出的優秀能力或業績。晉升誰不樂意呀?早就求之不得,但接下來的是這個人需考慮自己的興趣傾向。如果他具有強烈的做事傾向,在行為傾向上也仍會停留在過去作為業務尖子的軌跡上,這樣便不能充分實現管理者帶領團隊並提高團隊業績的基本職責。結果就會產生工作壓力,他需要強迫自己更多花時間去關注自己不感興趣的人和事。如果觀念意識不能轉變,他就會感到痛苦以至於提到工作就頭疼。有誰願意長期從事沒有樂趣的工作?如果未來你麵臨這樣的機會狀況,還是不要招之即上,應在思考之後做出你自己的選擇。記住,拒絕機會也是一種曆練,如果拒絕某個機會是出於適合你的選擇,這也是成熟的一個標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