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發展的選擇方向上,我們都存在著某種困惑。隻要有發展的機會,誰也不願碌碌無為地混下去,更何況職場的發展與個人生活水平還有著緊張的聯係。職場的發展方向大體有兩個:向上或向深發展,換言之,管理權力的發展,或是專業技術的提高。那麽哪個方向該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觀點一:職場,哪條路最好走?

    趙鴻玉先生(博士)

    英國阿斯頓大學管理學博士。畢業後先後受聘於兩家英國機床製造業的跨國公司任國際項目經理和高級管理谘詢顧問。回國後加入一家國際獵頭公司任高級顧問,現任Globalfit管理谘詢培訓公司總經理。

    人的本意自然是往高處走,這需要為之付出努力。但努力了並不一定就會實現自己預期的目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麵的,但努力的有效性不失為主要因素之一。

    人在工作中涉及到的相關層麵不外乎有兩類:工作業務自身和人際往來。前者需要專業知識技能,後者則需要人際交往技能。有一種理論是:不論什麽技能都是能力的一種體現,不斷提高能力自然就會勝任不斷上升的崗位要求,不必考慮太多個人的興趣和自認為的優勢和弱項。這樣的說法也能成立,事實上許多人在職場中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不過接下來還有個因素需要考慮,這就是上麵提到的努力有效性。如果發展機會是公平的,那它一定是通過競爭才能得到,而有效性則是競爭勝因的關鍵。試想,你很努力甚至比別人更努力地磨鐵杵,當你的鐵杵隻不過比原來稍細了些時,別人的鐵杵已磨成針了。這表明你的有效性低於他人,機會自然被先給予他人。另一方麵,你在努力的過程中也許感到很痛苦,因為你對把這樣一根鐵磨成一根針並不感興趣,而別人卻對此備感興趣而樂此不疲,在享受過程中往往產生出靈感,故而創造或采用了更有效的方法。

    這就回到了個人興趣傾向的話題。有些人對做具體工作更感興趣,從把事情做成中得到最大的滿足和成就感;有些人則對與人打交道更感興趣,從被他人認可和影響他人中得到滿足和成就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