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禪門偈頌文學概況

    本節中的偈頌文學泛指對禪門的詩偈、頌古、銘讚、歌詠等的總稱。《景德傳燈錄》卷三十集中錄有此類銘讚歌頌,現存於《祖堂集》中所錄曆代祖師偈頌共計250首左右,《景德傳燈錄》中180首左右,其中相重複的僅有55首。這些偈頌的目的在於宣說禪理,大體可分為直接宣說禪理之作,著名的有《信心銘》、《證道歌》;以譬喻方式宣說禪理之作,如石鞏慧藏《弄珠吟》、韶山寰普《心珠歌》、清涼太欽《古鏡歌》、樂普元安《浮漚歌》等;還有一類表現山居樂道生活的,如了元《南嶽懶瓚和尚歌》、石頭《草庵歌》、道吾《樂道歌》等。

    《信心銘》,禪宗三祖僧璨所作,約作於6世紀末、7世紀初之間,是用銘的文體來表現人類之本心與諸佛平等的悟境作品,內容主要強調超越一切對立、差別、是非、得失的妄念,而住於平等一味的自在境界。其內容在論說悟達心境的同時,也教授坐禪心得。《證道歌》,永嘉大師玄覺(713年卒)所作,全詩1858字267句,較《孔雀東南飛》字數還要多。《證道歌》用歌行體古詩,以優美的筆調表達清澈的思想內容,首句“君不見,絕學無為閑道人,不求妄想不求真”,即點明了禪宗“道不假修,但莫汙染”的思想及煩惱即菩提的深刻道理。除了表達宗教思想外,《證道歌》中還有多處表達悟境的,如“入深山,住蘭若,岑崟幽邃長鬆下。優遊靜坐野僧家,闃寂安居實瀟灑。”“江月照,鬆風吹,永夜清宵何所為?佛性戒珠心地印,霧露雲霞體上衣。”《證道歌》不獨思想表達深妙,文學表現技巧上也高超絕妙。開頭“君不見”擬古體詩,第十句以下50餘句用“三、三、七、七、七”句式,大體四句一聯押韻,音韻和諧,語句婉轉,一氣之下,略無凝滯。

    譬喻是佛典中經常使用的方法,禪宗偈頌的一些作品也使用了此種方法,在這些偈頌詩中經常出現“月”、“珠”、“鏡”等自然意象,這些不同於文人筆下的模山範水,而是具有象征意義。如以“月”和“珠”象征自性湛然圓滿,光輝朗潔。《菩提心論》:“照見本心,湛然清淨,猶如滿月,光遍虛空,無所分別。”禪宗認為,本心圓滿自足,每個人“盡有常圓之月,各懷無價之珍”,隻是由於受了欲望浮雲的蒙蔽,但月本身仍是朗潔無瑕的。寒山詩雲: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韶山《心珠歌》:“此心珠,如水月,地角天涯無殊別。隻因迷悟有參差,所以如來多種說。……勸時流,深體悉,見在心珠勿浪失。”《韶山》謂心珠如水月澄明,超越時空。由於眾生根機不同,有迷悟之別,所以佛陀祖師有各種不同的譬喻,無非是對症下藥,讓人體悉到這顆本來現成的“心珠”。丹霞《玩珠吟》:“識得衣中寶,無明醉自醒。百骸雖潰散,一物鎮長靈。……罔象先天地,玄泉出杳冥。本剛非鍛煉,元淨莫澄渟。……瑞光流不滅,真氣觸還生。”又有《弄珠吟》:“般若靈珠妙難測,法性海中親認得。隱現常遊五蘊中,內外光明大神力。此珠非大亦非小,晝夜光明皆悉照。覓時無物又無蹤,起坐相隨常了了。……罔象無心卻得珠,能見能聞是虛偽。”丹霞《玩珠吟》摹寫出心珠光明亮麗,能夠照破無明黑暗,並且存在於每個人的身上,具有超越知性思量、非邏輯、反思維等特質。石鞏慧藏也有《弄珠吟》長篇吟詠本心自性。

    在這些偈頌中“鏡”也常用來象征皎潔清純的本心自性。心靈原真地反映外物而不受外物影響,如明鏡鑒物,不分妍媸美醜,像來影現,像去影滅。清涼太欽《古鏡歌》即是用鏡喻來說明清淨的本心如如不變。這些作品大多有著相同的意象及相似的表達方式,乍看之下頗為新鮮,仔細看時則有意象凝固、寫作程式化之病。

    山居是佛教的傳統,山居詩的寫作也是僧人的傳統,如唐貫休有山居詩24首,宋永明延壽有69首,石屋清珙有183首,明憨山德清有91首,天隱圓修有80首,漢月法藏有40首,等等。唐宋元明時期的“山居詩”更是數以千計,乃至有專門的《高僧山居詩》及《續編》這樣的集子編刻印行。這些詩歌大多表達的是親近自然、放身山林的身心愉悅之情,從中也可以看出禪宗所提倡的任運自然的生活方式、無事無為的生活態度。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