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有許多名相術語,在此隻介紹對文人、文學等產生重要影響的基本理論和概念,尤其側重禪宗理論的介紹。

    四諦說

    四諦是佛教各派共同承認的基礎教義,形成時間較早,相傳佛悟道的核心即為四諦。所謂“諦”就是“真理”的意思,“四諦”意為“四條真理”,即苦、集、滅、道。其中苦諦是說現實生活的種種痛苦現象,即佛經裏所說的“一切皆苦”;集諦是表示造成痛苦的原因或根據;滅諦是表示佛教出世的最高理想——涅槃,即消滅痛苦、超越時空、超越生死的一種境界;道諦是說為了實現佛教的最高理想所應遵循的手段和方法。在四諦中,苦諦是基礎。佛教把苦的現象歸納成八種,即: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取蘊。其中生老病死是說人生命的自然現象和規律;怨憎會苦是指和不可愛的人或物會合的痛苦;愛別離苦是指和可愛的人和物離開的痛苦;求不得苦是說想得到而得不到的欲望的痛苦;五取蘊苦是指由構成人的色、受、想、行、識五種積蘊而產生的種種痛苦,即一切身心之苦。其中“色”是指物質,此指肉體,具體地說包括地、水、火、風“四大”,皮肉筋骨屬於地大,精血口沫屬於水大,體溫暖氣屬於火大,呼吸運動屬於風大。四大和合組成人的身體。“受”是指感官生起苦樂等感覺。“想”是理性活動,概念作用。“行”專指人的意誌活動。“識”是統一前幾種活動的意識。眾生了解了種種苦相,探究了諸苦的原因,就應遵循佛教的教義去消滅痛苦。滅苦有八種途徑:正見(正確的見解),正思惟或正誌(正確的思維),正語(正確的語言),正業(正確的行為),正命(正確的生活),正精進(正確的修行),正念(正確的思想),正定(正確的修持禪定)。此八種正確途徑是消滅痛苦的神聖真理,被稱為“八正道”。

    緣起論

    “緣起”,即“諸法由因緣而起”。《中論疏》曰:“緣起者體性可起,待緣而起,故名緣起。”簡單地說,就是一切事物或一切現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離開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一個事物或現象。因緣,一般地解釋,就是關係和條件。緣起偈曰:“諸法從因起,如來說其因;大沙門如實,亦說彼還滅。”(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古代佛塔一般都刻著這首偈當做舍利供奉。因為佛說過:“見緣起即見法,見法即見佛。”所以這首偈被稱為法身舍利偈,這也說明緣起教義在佛教中的重要地位。緣起偈是佛的弟子阿說示(最初五比丘之一,意譯是“馬勝”)說出的。

    緣起論是佛教特有的理論,可簡單地概括為四個方麵:無造物主、無我、無常、因果相續。

    無造物主:是否定創造宇宙萬物的主宰,因為既承認“諸法因緣生”,就不能承認有個獨立的造物者。任何一個因都是因生的,任何一個緣都是緣起的,因又有因,緣又有緣。從豎的方麵推,無始無終;從橫的方麵推,無邊無際。由此而得出結論:沒有絕待的一個因。緣起論者,不僅應當否認“從口生出婆羅門”的人格化的造物主,而且也應當否認作為宇宙本源的理性化的存在。從另一方麵說,緣起論者固然不承認有一個絕待的第一個因,但同時又反對認為一切出自偶然的觀點。他主張任何現象的生起,都不是無因的,而是受必然的因果律支配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