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而知天命”。按照中國的古語,聯合國應當進入了成熟期。但是,機構臃腫,經費匱乏,各國爭風……聯合國步履維艱。可是,各國都不想散夥,而抱著改革的希望邁向新世紀。改革行動正是聯合國的希望。

    聯合國在風風雨雨中度過了50多個春秋,按中國人的一句古話,已進入“知天命”之年了。縱觀聯合國在50多年所經曆的過程,它走過的是一條漫長而艱難崎嶇的路。

    在這條路上,有成功,也有失敗;有喜劇,也有悲劇;有歡樂,也有辛酸。有不少人對聯合國寄予厚望,也有不少人對它深感失望;讚頌聯合國的人很多,對它嚴厲批評的更是不少。

    這個組織的設計者和開拓者恐怕墓木已拱,他們辛勤工作的時候恐怕絕對料想不到聯合國今天的模樣。是非得失留與後人評說。

    講到評價,我們便不能不以當初創立聯合國的宗旨作為衡量的標準。防止世界大戰再演是當初建立聯合國的主要目標。這一點確實做到了,雖然功勞不能全部歸於聯合國。二戰以來,全球性的和平已經令人慶幸地保持了50年之久。在防止東西方武裝衝突方麵,聯合國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裁軍和防止核擴散領域,聯合國作出了關鍵性的貢獻。在推動地區和平方麵,經過一係列談判,達成一係列協議,成績斐然。

    50年來,聯合國還在其它一係列方麵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樹立和保證國際法的首要地位;

    ——促進對人權的注意和重視;

    ——完成非殖民化進程和結束種族隔離;

    ——鞏固和落實各國內部的民主化進程;

    ——促進世界上最貧困、處境最艱難的人們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發展。

    聯合國已經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沒有聯合國製定的空中管製規則,世界就談不上飛行安全;

    如果沒有聯合國的協調,世界的電波就將陷入無序的災難之中。

    從成本—效益上來看,為了維持國際和平與安全,促成全球人民經濟及社會之進展,聯合國1996—1997兩年期預算水平為27.12億美元,僅相當於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萬分之一,由此可見,聯合國是符合經濟原則的。

    聯合國組織是根據半個世紀前特定條件下製定的《聯合國憲章》建立和發展起來的。聯合國,從它誕生之日起,改革的呼聲就從未消停過。

    近年來,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和聯合國作用的日益重要,改革的呼聲空前高漲。既有微觀、細小的改革建議,也有大膽、激進的改革方案,甚至有人喊出了“第二代聯合國”的口號。

    經過半個世紀的世事變遷,聯合國賴以建立的基礎發生了重大變化,其麵臨的任務與創建時(防止德、日、意法西斯再起)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成員國數量大大增加,大國實力發生變化,不少國家要求擴大在聯合國組織的發言權;國際衝突有增無減,發展經濟更加迫切,全球性問題不斷出現,聯合國要勝任這些問題,就在對它進行相應的改革;聯合國機構臃腫,效率低下,經費匱乏,改革勢在必行。

    50年來,聯合國的實際運行並非完全依照憲章而行。聯合國軍並未建立,軍事參謀團未發揮原定的作用,維和行動無法可依……把實踐中出現的問題予以規範化,納入憲章這中,也是一個緊迫的任務。此外,托管製度已經完成曆史使命,托管理事會的存廢也要作出規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