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性的內戰不論哪一天爆發,我們都要準備好。早一點,明天早上就打吧,我們也在準備著。這是第一條。現在的國際國內形勢,有可能把內戰暫時限製在局部範圍,內戰可能暫時是若幹地方性的戰爭。這是第二條。第一條我們準備著,第二條是早已如此。總而言之,我們要有準備。有了準備,就能恰當地應付各種複雜的局麵。

“備戰、備荒、為人民”使中國在三年自然災害、美帝國主義的封鎖、蘇聯政府的背信棄義等重重困難中走了出來。毛澤東的高瞻遠矚、英明決策,結合中華文化中固有的憂患意識,使新生的共和國渡過了經濟危機,走上了健康發展之路。有憂,才需防患,真正把憂患意識滲透於企業管理,才能夠“治疾及其未篤,除患貴其未深”,才能夠在競爭中獲得主動和優勢,走向成功的峰巔。憂患意識可以使人告別盲目樂觀;缺乏憂患意識,則會把人引入被動的泥潭。

1949年6月15日,在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上,毛澤東告誡說:“我們決不可因為勝利,而放鬆對於帝國主義分子及其走狗們的瘋狂報複陰謀的警惕性,誰要是放鬆這一項警惕性,誰就將在政治上解除武裝,而使自己處於被動的地位。”20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提出要準備應付突然事變。20世紀60年代,毛澤東強調:“要準備打仗。無論哪一年,我們要準備打仗。人家就問了:他不來怎麽辦呢?不管他來不來,我們應該準備。”

1964年5月之後,由於蘇、美加緊了對中國的軍事威脅,中共中央做出決定,對我國國民經濟做一次重大的區域性布局調整,對東部(“一線”)和中部(“二線”)經濟建設項目實行“停”、“壓”、“搬”、“幫”,重點開發和建設西部(“三線”、“戰略後方”)。對這一戰略方針,毛澤東用“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加以概括。他說:“第一是戰備,人民和軍隊總得先有飯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則雖有槍炮,無所用之。第二是備荒,地方無糧棉油等儲備,依賴外省接濟,總不是長久之計。一遇戰爭,困難更大,而局部地區的荒年,無論哪一個省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幾個省合起來看,就更加不可避免。第三是國家積累不可太多,要為一部分人民至今口糧還不夠吃、衣被甚少著想;再則要為全體人民分散以為備戰備荒之用著想;三則更加要為地方積累資金用之於擴大再生產著想。”這個口號後來多與“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連在一起使用,成為冷戰時期我國國際戰略防禦構思的總概括。

1965年8月14日,周恩來在接見南京軍區黨委擴大會議全體同誌時指出,隻要帝國主義存在,戰爭危險就存在,我們就要設想,戰爭到一定時期要爆發,即使緩和下來,還有可能再爆發,因此,我們要有備戰的思想和行動。備戰是長期的,是整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主要思想,要經常研究戰備,並且付諸行動,使之實施,不能光是空想。

1966年1月16日,周恩來在全軍政工會議上又說,世界上隻要有帝國主義、資本主義,就要有備戰思想,有階級鬥爭存在,就要有武裝鬥爭的思想,所以在整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戰備思想是我們的戰略思想,不是一個暫時的政策,不是一年兩年的政策,也許我們終生都要具備這個思想。

戰爭準備的基點應放在哪裏?毛澤東戰備思想的一貫原則是,放在最壞的基點上,也就是說,要從最困難的情況著想,從最壞的估計出發。戰爭年代是這樣,和平建設時期也是這樣。20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多次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還是要搞一個保險係數,如果不想到那個極點,你就睡不著覺。從最壞的可能性著想,總不吃虧。後來,他又進一步明確指出:我們應當以有可能挨打為出發點來部署我們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