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在二十四節氣中排列十七,於每年的十月八日至九日交節。史書記載“鬥指寒甲為寒露,斯時露寒而冷,將欲凝結,故名寒露。”“露氣寒冷,將凝結也。”由於寒露的到來,氣候由熱轉寒,萬物隨寒氣增長,逐漸蕭落,這是熱與冷交替的季節。在自然界中,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我們人體的生理活動也要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以確保體內的生理(陰陽)平衡。

    祖國醫學在四時養生中強調“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因此,秋季時節必須注意保養體內之陽氣。當氣候變冷時,正是人體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內之時,故應以保養陰精為主,也就時說,秋季養生不能離開“養收”這一原則。

    起居:寒露以後,隨著氣溫的不斷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氣溫下降和空氣幹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此時很多疾病的發生會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應警惕的是心腦血管病,原因有三:①低溫可使體表血管彈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壓升高,進而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②寒冷的刺激可使交感神經興奮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從而使小動脈痙攣收縮,增加外周阻力,使血壓升高。③寒冷還可以使血液中的纖維蛋白質的含量增加,血液粘稠度增高,促使血栓的形成。

    心腦血管病的高危人群要從寒露節氣開始注意以下幾方麵:①注意防寒保暖,及時增添衣服,即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鬆,不宜穿得過緊,以利血液流暢。②合理調節飲食起居,少食油膩食物保持大便通暢。③保持良好的心境,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④進行適當的禦寒鍛煉,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⑤清晨去廁所時,應改蹲式為坐式,大便時間不能太長。⑥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定期去醫院檢查,服用必要的藥物,控製病情的發展,防患於未然。

    老慢支和哮喘病人對此節氣的氣溫、溫度等氣象要素的變化極為敏感,而抵抗力弱容易引起上呼吸道感染而誘發哮喘。

    另外,寒露以後,氣溫不斷下降,感冒是此時最易流行的疾病。研究認為,在氣溫下降和空氣幹燥時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強。當環境氣溫低於15℃時,上呼吸道抗病力則下降。因此,著涼是傷風感冒的重要誘因。所以,為預防感冒首先要適時更衣,加強鍛煉,增強體質。此時,伴隨自然萬物萎黃幹枯,人體也反應出“津幹液燥”的征象,如口鼻咽喉幹燥、皮膚幹裂、大便秘結等。由於幹燥易傷肺,而肺主皮毛,肺氣虛弱則毛發不固,以致在此時節脫發相對增多。此時,哮喘病會越來越重,慢性扁桃腺炎患者易引起咽痛。

    精神調養也不容忽視,由於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時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淒涼之感,出現情緒不穩,易於傷感的憂鬱心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態,因勢利導,宣泄積鬱之情,培養樂觀豁達之心是養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內容之一。

    飲食:飲食養生應在平衡飲食五味基礎上,根據個人的具體情況,適當多食甘、淡滋潤的食品,既可補脾胃,又能養肺潤腸,可防治咽幹口燥等症。水果有梨、柿、荸薺、香蕉等;蔬菜有胡蘿卜、冬瓜、藕、銀耳等及豆類、菌類、海帶、紫菜等。早餐應吃溫食,最好喝熱藥粥,因為粳米、糯米均有極好的健脾胃、補中氣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參粥、生地粥、黃精粥等。中老年人和慢性患者應多吃些紅棗、蓮子、山藥、鴨、魚、肉等食品。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