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晉軍的力量稍弱於楚軍,且遠離本國作戰。但已占領曹、衛兩國當作前進的基地,況且與齊國、秦國已結成聯盟,實力也有所加強。當晉、楚兩軍直接對壘,一場惡戰一觸即發時,狐偃對晉文公說:“當初您在楚為客時曾和楚王說,一旦交戰,晉軍必當退避三舍,如今可不能失信啊。"晉文公聽罷不語。身邊的將領都紛紛反對。狐偃卻說:"成得臣雖然猖狂,但楚王的恩情我們不能負啊。我們退避三舍,隻是對楚王表示謝意,不是怕成得臣啊。""大家聽狐偃說得有道理,便同意了。

    楚軍看晉退兵,認為晉軍害怕了,就在後麵一路窮追不舍。晉軍兵將奉命撤退。見楚軍這樣盛氣淩人,不由得下定決心,一定要戰敗楚軍。晉兵一退就是九十裏,待紮下營寨,成得臣派人下的戰書也到了。第二天兩軍對陣,自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都想徹底打敗對手。

    戰鬥開始,晉軍主帥先軫令三軍中的下軍去攻由陳。蔡聯軍組成的楚軍申的右軍。這是楚軍的薄弱環節,晉軍一個衝鋒就將陳、蔡聯軍打散了。接著先軫又令上軍主將狐毛假充中軍主帥,施了個障眼法迷惑楚軍。楚左軍主將鬥宜申望見晉軍主帥旗,就指揮兵士衝殺過來。狐毛抵擋幾下,詐敗而逃。鬥宜申哪知是計,緊緊追趕。眼看就要追到,忽聽陣陣鼓聲,晉軍主帥先軫親率精銳部隊攔腰殺出,狐毛也率隊反攻,兩邊夾攻,楚軍頓時大亂。成得臣見勢頭不好,急命收兵,才留存了一部分兵力。

    楚軍戰敗的消息傳到了楚成王那裏,他本來就對成得臣一意孤行不滿,現在又見傷亡慘重,不禁大罵道:"隨他出征的戰士陣亡這樣多,他還有什麽臉回國!"成得臣聽到這話羞愧萬分,於是自殺了。

    另一邊,晉軍大勝的消息傳至洛邑,周襄王派使慰勞晉文公。晉文公將俘獲的一千名楚兵和一百輛戰車獻給周王。周襄王又賜給晉文公紅色弓箭和黑色弓箭各一百張。在周朝時候,天王賜弓箭給諸侯,是種極高的獎賞,表示賜予這個諸侯自由征伐其他諸侯的權利。晉文公在諸侯中威名赫赫,他借此時機,會合諸侯,歃血為盟,當了霸主。

    簡評

    正是在戰爭的緊要關頭,晉文公想起了曾經對楚王許下的“退避三舍”的諾言。守信還是失信,這是個很艱難的選擇,不過晉文公還是選擇了做一個守信的人。接著,晉軍並沒有因為“退避三舍”而失敗,反而取得了最終的勝利,晉文公也正好借此稱霸。從另一個角度思考,如果晉軍因為“退避三舍”吃了敗仗,那晉文公又將背負怎樣的惡名呢?可見,諾言不可輕易說出口,一旦許諾就必須執行。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