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與養生功法不僅內在涵義相通,在外在形式上,也有不少被養生功法所借鑒處。如養生的動功都講究動作圓融靈活,行走弧線,這與太極圖的外形與卦象排列成陣形有一定關係。一些動作的沒計和名稱也源於《易經》,如“元極功”,“餛元功”、“兩儀乾坤功”、“太極養生十八式”、“太極拳”.“八卦”。“八卦掌”等等。這些都反映了養生功法與《易經》有著於絲力縷.各個層次的廣泛聯係、陰陽二儀與養生學說的構成。

    太極生兩儀。兩儀即陰陽、《易經》的“易”字.在古體中即”上日下月”之合體.日為陽,月為陰,陰陽相會而成“易”。陰陽相合,消長為萬物發生、發展的本質和源泉-表述天、地、風:雷.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的八卦,都是由陽爻和陰之構成的,六十四卦也是如此,象征著世界所有事物皆可分為陰陰。這種樸素的唯物主義觀點是對中醫陰陽學說的最早闡述,它甲穿於整個養生修煉的全過程,無處無時不在。

    陰陽兩儀在養生中的反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陰陽與姿勢:姿勢是練功的要素之一,無論何種功法.都以陰陽學說為指導。如上下、左右.前後.俯仰.屆伸,升降。開合等姿勢,無不體現出陰陽的對立統一關係-在具體姿勢的選擇中,什麽情況下宜陰或宜陽,也十分講究。如胃下垂者宜用仰臥式,井墊高臀部,進行腹式呼吸,胃才能上升;高血壓者宜平坐式,意守臍中或湧泉,血壓才能下降。

    陰陽與動靜:動靜分為陰陽,動是陽,靜是陰。動靜之合適與否,對人體陰陽的影響很大。前賢指出:養生以動化靜,以靜運其動,合平陰陽之道,所以能通和髒腑,去舊生新。由於陰陽之間能轉化,因此某些練靜功者,到一定的時間會出現自發動作,這就是靜極生動,陰極生陽的表現。

    陰陽與調息:凋息即呼吸的鍛煉,也是按照陰陽的辨證關係進行的。使呼吸合乎陰陽升降出入的規律,才能達到強身治病的目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