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醒抑鬱症“信號兵”

    判斷一個人是否處於抑鬱狀態,經常的早醒往往是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性症狀。什麽時候醒來可稱得上是“早醒”?

    一般意義上說從夜裏進入睡眠後到次日清晨大家都該起床的這段時間內醒來都算得上是早醒,最為常見是在後半夜的2點鍾到4點鍾醒來就再也睡不著。如果因小便急而醒來解尿,解完後上床又能很快睡著,這樣的醒不屬於早醒的範圍。

    有早醒體驗的人都有相似的感受

    即在睡著一段時間後就莫名其妙地突然醒來,顯得很清醒,想再入睡卻沒有睡意。隨後便是浮想聯翩,有的是回憶,有的是推測,有的是圍繞某個內容反複思考。總之是腦子裏胡思亂想,亂哄哄一片,越想人越發熱,越想心越煩躁,然後苦苦地等天亮,幾乎天天如此,搞得精疲力竭。

    有早醒的人睡眠時間肯定不足

    次日就會感到疲乏、渾沌、心煩、意亂,注意力不集中,辦事效率低等。長期處於早醒的人還會出現軀體方麵的不適,如心悸,胸悶、腰酸,腹脹、納差等。由此便構成了“睡不好,吃不香,做不動”的惡性循環,對人的心身健康帶來嚴重的壓力。

    早醒是睡眠障礙的一種表現,又可以是抑鬱的一種伴隨症狀

    如果經常反複出現早醒,同時又有情緒低落、精神不振、興趣下降、空虛無聊、悲觀消沉、注意渙散、猶豫不決、激情消失、容易激怒等症狀,就應考慮可能已進入了抑鬱狀態或是患了抑鬱症,需要到醫院去請醫生進一步診治。

    治療早醒,應該從抗抑鬱入手

    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消除早醒的病根。但同時也可以聯合用一些抗焦慮藥物和催眠藥物。俗話說,一夜不睡,十夜不醒,這正說明調整失眠存在一定的難度,需要有一個過程,也需要有一定的耐心。嚴格地配合醫生正規的治療方案是治療早醒的先決條件。

    不少早醒的患者在還沒有接受治療時就開始擔憂用藥是否會構成藥物依賴,或是否會出現不良的副作用。實際上這是大可不必,因為目前我國已有很多療效明顯,副作用小的專科藥物可供選擇。至於藥物依賴的問題也完全可以通過醫生和病人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予以克服。早醒是心身健康的大問題,是抑鬱的一個信號,切莫掉以輕心,失去治療的最佳時機。

    性格孤僻與自我封閉是病態

    在哈爾濱市南崗區通達街82號院內,一名33歲的男子因“愛犬”被車軋死一時想不開,竟從自家6樓縱身跳下,不治身亡。據了解,男青年從小性格就孤僻,自我封閉心理嚴重,不願意和人接觸。5年前,家人為他買了一條小狗,此後,這條狗就成了他惟一的朋友。自我封閉,缺乏與家人朋友交流和溝通,才會導致他隨愛犬而去。

    自我封閉是一種環境不適的病態心理現象

    自我封閉是指將自己與外界隔絕開來,很少或根本沒有社交活動,除了必要的工作、學習、購物以外,大部分時間將自己關在家裏,不與他人來往。自我封閉者都很孤獨,沒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動,因而是一種環境不適的病態心理現象。自我封閉心理有如下特點:

    一、普遍性。即各個年齡層次都可能產生。兒童有電視幽閉症,青少年有性羞澀引起的恐人症、社交恐懼心理,中年人有社交厭倦心理,老年人有因“空巢”和配偶去世而引起的自我封閉心態等。

    二、非溝通性。有封閉心態的人不願與人溝通,很少與人講話,不是無話可說,而是害怕或討厭與人交談,前者屬於被動型,後者屬於主動型。他們隻願意與自己交談,如寫日記、撰文詠詩,以表誌向。隨愛犬而去的男青年就屬於這類心理障礙者。

    三、逃避性。自我封閉行為與生活挫折有關,有些人在生活、事業上遭到挫折與打擊後,精神上受到壓抑,對周圍環境逐漸變得敏感和不可接受,於是出現回避社交的行為。

    自我封閉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

    自我封閉心理實質上是一種心理防禦機製。由於個人在生活及成長過程中常常可能遇到一些挫折引起個人的焦慮。有些人抗挫折的能力較差,使得焦慮越積越多,他隻能以自我封閉的方式來回避環境以降低挫折感。另外,自我封閉心理與人格發展的某些偏差有因果關係。

    從兒童來講,如果父母管教太嚴,兒童便不能建立自信心,寧願在家看電視,也不願外出活動。從青少年來講,如果他沒有掌握一些技能,就意味著他沒有獲得生活自信心以進入某種社會角色,他不知道該做些什麽,如何與他人相處。於是,他就沒有發展出與別人共同勞動和與他人親近的能力,而退回到自己的小天地裏,不與別人有密切的往來,這樣就出現了孤單與孤立。從中年人來講,如果他是一個“自我關注”的人,他常常表現出不與他人來往。從老年人來講,喪偶或喪子的打擊,兒孫們遠離自己,很易使老人心灰意懶,精神恍惚,對生活失去信心。總而言之,自我封閉阻隔了個人與社會的正常交往,使人認知狹窄,情感淡漠,人格扭曲,最終可能導致人格異常與變態。

    自卑感常是青少年時代埋藏的禍根

    自卑感是產生自我封閉心理的根源,而且是在青少年時代埋藏的禍根。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師,而老師又是學生的領路人和心目中的權威。因此,父母與教師對孩子的評價都會對孩子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貶抑性的評價:如“太笨”、“腦瓜不開竅”、“飯桶”、“蠢驢”等,都可能嚴重挫傷孩子的自尊心,使他(她)產生自卑感。漸漸地蔓延、擴散,從而產生錯誤的心理定勢,引發出人際關係障礙和許多行為上的困擾,妨礙學習、生活和人際交往這些活動的正常進行。這種病態心理如果不能及時而正確的治療,可能會危害終身。

    幫助孩子們消除自卑感,父母和教師要注意不要輕率地隨意貶低他們的能力或品質,以免損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要多給予褒揚和鼓勵。孩子自己也要有“我能行”的一種信念,恰到好處地自我暗示,就是在自己的心田上播種自信。平時不管做什麽事情,不可操之過急,目標不可定得太大太高,不然就易於受挫。可將它分解為一個個小目標,這樣就易於打勝仗,而每次成功都對自己是一種激勵,這有利於提高自信心。要以寬容、豁達的態度來對待挫折,並進行恰當的“挫折歸因”,即造成挫折的原因要分析得正確,然後想辦法去克服困難。

    長期沉浸孤獨的心理狀態將影響人正常發展

    自卑猶如孤獨的孿生姐妹,有自卑的存在,就擺脫不了孤獨的陰霾。人人都可能有孤獨的時候,但孤獨並不意味著就是獨來獨往。孤獨就是對周圍一切缺乏了解,對所處環境及周圍的人缺乏情感和思想的交流。如果一個人長期沉浸於孤獨的心理狀態,將對智力發展、情緒、語言交流等方麵產生障礙。

    如果有自我封閉心理現象,應該及時去醫院看心理門診,找醫生好好聊一聊,並進行自我心理調適。

    一、學會將成功歸因於自己,把失敗歸結於外部因素,不在乎別人說三道四。

    二、提高對社會交往與開放自我的認識,既要了解他人,又要讓他人了解自己,在社會交往中確認自己的價值,實現人生的目標,成為生活的強者。

    三、不妨試一試精神轉移法,即將過分關注自我的精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去以減輕心理壓力,如練字、作畫、唱歌、練琴等。

    四、學習交往技巧,真誠坦率地對待他人。要敢於與別人交往,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同時要有與任何人成為朋友的願望。

    五、要正確看待交往挫折,不要因為交往中的一兩次失敗,而否定了世上的所有人,其實大多數人還是十分友好坦誠的。

    哪些人易患抑鬱症

    最近,時常從媒體傳出各種成功人士自殺的消息。2005年2月18日上午,安徽蚌埠市統計局局長劉敏從市政府辦公樓9層跳下,自殺身亡。事隔一日,韓國影視紅星李恩珠在自己家中自殺身亡,也在同一個月,湖南常德一位千萬富翁在自己的小商店中上吊自殺……

    毫無疑問,這些人均是成功人士。他們為什麽要走上絕路自殺呢?追究起來,抑鬱發作是這些成功人士的殺手。而從人格類型分析,幾種人格類型有助於成功人士攀向事業頂峰,但同時也為他們患上抑鬱症埋下伏筆。

    我們不難發現,以上成功人士在生前都深受抑鬱情緒的困擾。也許引起抑鬱的因素不相同,但最後都形成抑鬱症,也就是因為抑鬱症,讓這些成功人士的生命失去了色彩,讓他們感到生不如死,痛苦萬分,讓他們感到絕望,失去了生活的勇氣,最終選擇了死亡,選擇了自殺。

    成功人士更容易患上抑鬱症

    為什麽成功人士患上抑鬱症的可能性更大?可以從人格類型上分析。

    “精力旺盛型”人格:

    一般來說,一個人要成功,除了要比較聰明,有豐富的知識之外,還必須有充沛的精力、不知疲倦、熱情奔放、勤奮努力、堅韌頑強等品質,通常我們稱具有這些特點的個性為“精力旺盛型”人格特征。但是,精力旺盛型人格特征也可以稱為躁狂型人格特征,也就是說他們長期處於一種非常輕微的躁狂狀態,在這種狀態下其能力達到超水平發揮,往往會獲得較大的成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