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類型差異和個體差異是職業指導的兩個基本依據。個體泛指個別主體,即具有生物的、社會的全部固有特點的某個具體的人。個體差異包括生理差異、心理差異和思想品德等方麵的差異。個體與個體間的不同都是由個體差異造成,所以個體差異包括的範圍十分廣泛。

生理差異是指性別、身高、體重、相貌、視力、聽力、嗅力、體力(舉、提、推、拉等)、肌肉的力量、耐久性及疲勞、身體的技巧、四肢運動的靈活性、協調性、語言表達是否清楚、發音是否正常、有無生理缺陷等等。是職業指導的一個重要依據,很顯然,口吃的人不能當教師,色盲的人也不能從事繪畫工作。

思想品德方麵的差異包括職業理想、職業觀、擇業觀、職業道德和工作態度的差異,個體思想品德方麵的差異對選擇職業及適應職業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對思想品德差異的研究也是個性差異分析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也是職業指導教育的基礎。

心理差異或稱個性心理差異,是指在個體身上的那些經常的、穩定的心理特點表現出的差異。狹義的個體心理差異主要指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差異。個性傾向性差異是指人對社會環境的態度及行為方麵的差異,如需要、動機、興趣、信念等。個性心理特征是指一個人典型的心理活動特點,包括能力,氣質和性格等方麵的差異。廣義的個性心理差異還包括認識差異如感覺、知覺、記憶、思維、想象等方麵的差異;心理狀態差異如表現在情感方麵的激情與心境、注意的集中與分散,意誌品質差異等。心理差異是個體差異的本質差異,是個體差異分析的最基本內容,在本章中主要介紹狹義的個性心理差異。

個性一詞來源於拉丁語Persona,意指希臘羅馬時代戲劇演員在舞台上的假麵具。心理學家沿用其含義,把一個人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的種種行為看作是個性的表現。“人之不同,各如其麵”。人的心理麵貌的不同,就象人們的麵孔各不相同一樣。人的個性差異是在不同的遺傳素質基礎上,通過不同的社會環境影響、接受不同教育和從事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而逐漸形成的。個性不同’所適應的職業也不同。就能力而言,大量材料令人信服地表明不同職業的人們所具有的能力是互不相同的。

可見,文書在學習能力(通常所稱的智力)、文書能力和三種靈敏性測驗上的得分平均比汽車機械師高。而汽車機械師在兩項機械能力測驗的得分卻比文書高。其他心理差異也是如此,一個活潑好動、動作反應靈敏、性格外向的人,適合作文藝、體育、服務工作;而一個性格內向、情感穩定、自製力強的人,則適合從事機要、實驗和醫生工作。個性心理差異決定了對某種職業的適應程度,是職業指導的重要心理學依據。

本章就個性傾向及個性心理特征的幾個主要方麵做些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