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理想是指個人對自己未來所從事的職業和發展目標做出的想象和設計。充分認識職業理想形成的規律和特點,確立正確的職業理想,有助於人們正確地求職擇業,也有助於在職業崗位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一、職業理想的形成與發展

    人的職業理想從產生、形成到變化調整大致經曆以下幾個階段:

    從3~10歲左右,處於幼稚期的孩子就已經開始萌發某種職業傾向和理想。最常見的現象是,當家長或老師問及孩子長大了要做什麽時,他們會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科學家、演員、教師、歌星、偵探、警察等,這就是職業理想的萌芽。這種職業傾向性具有明顯的模仿性、隨意性、易變性和淺近性,更多的是天真爛漫的幻想和想象。

    從11~17歲,這時青少年開始對職業進行評價並探索自己的職業前途,有的甚至把理想的職業提到自己的議事日程中去準備。但這一階段的認識和思考尚缺乏全麵性、深刻性和穩定性,其職業理想往往是多種目標並存,而且經常變化。

    到了18歲以後,一個人的職業化理想基本形成,將來打算從事的職業穩定在為數不多的幾種上,甚至連就業的單位、部門及地區都考慮到了,這個階段有目的、有計劃的就業準備會成為事實,直接或間接的擇業行為也會發生。有的人甚至在考慮職業的同時還設想了所要追求的職業成就。

    一個人的職業理想形成後並不意味著就不變化和不發展了。就業前後,由於現實生活的複雜性,職業理想不一定能完全如願。因此,對相當一部分人來講,都會有一個根據客觀事實,對職業進行調整的階段。職業理想的穩定時期是因人而異的。有的人的職業理想可能要到退休之後才能穩定下來,而有的人則早在中年期就穩定下來了。一般認為職業理想形成的越早,越有利於事業的成功和發展。

    二、職業理想的功能

    作為人所特有的主觀想法和意識,職業理想的主要功能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首先,職業理想影響人們求職擇業和就業準備。樹立職業理想的過程,就是在心目中進行職業選擇的過程。心目中有了自己認為理想的職業,就必然會為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和具體的職業目標去努力,去做好相應的各種準備,由此使具體的擇業行為會直接受到影響。因此,職業理想是推動人們求職和進行就業準備的力量源泉。

    其次,職業理想是實現個人事業理想和生活理想的必要條件。個人的理想包括個人的事業理想和生活理想等。從個人的工作業績、成就的角度去看一個人的自我價值的實現時,其個人理想便體現為個人的事業理想,即人們常說的個人抱負與誌向;從個人的吃、穿、住、休息、娛樂、戀愛及婚姻家庭的角度去看待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實現時,這種個人理想往往被稱之為個人的生活理想。要想在事業上取得成就,做出成績並實現自己的抱負,幾乎都與其所從事的職業有關,大多也是在職業理想的推動下取得的,如職業運動員創造體育世界紀錄,科學家的重大發明等。隻有極少數人取得的成就或成績才屬於“業餘的”。而在職業上的成功與否,又影響著個人及家庭的經濟狀況、社會聲望及個人的生活方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