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不僅農業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絕大多數,而且農業是社會經濟發展、社會安定和國家獨立的基礎。20世紀80年代,農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支撐國民生產總值翻了一番,解決了全國人民的溫飽問題;90年代,農業繼續作為基礎產業,要支撐國民生產總值在1990年的基礎上再翻一番,使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21世紀,農業仍將作為基礎產業,支撐國民經濟迅速發展,使人民的生活邁向富裕。農科大學生了解農科職業的特點及發展趨勢對適應未來社會要求是十分重要的。

    農業的基礎地位是由農業對社會經濟發展貢獻的不可替代性所決定的。中國半個世紀的經濟發展表明:農業是國民經濟增長的基礎和波動的起點。中國每一次經濟形勢的惡化首先從農業開始,而每次調整的成功也都是以農業發展形勢的好轉為前提。

    一、農業的含義

    農業是人類依靠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活機能與自然力,通過人們的勞動去協調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係,強化或控製生物的生命過程,以取得符合社會需要的產品和為人類創造良好生活環境的物質再生產部門。就其本質和主體而言,農業是種植和蓄養之業,是人類利用動植物的生活機能以取得產品的社會生產部門。農業這個概念所包含的內容和範圍,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時期有著很大的差別。在發達國家,由於農業專業化水平的提高和社會分工程度的提高,農業已經涵蓋了為農業提供機器、肥料和供應化學物品的各個行業,包括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和供應、農產品加工、銷售行業。在我國,曆來把農業劃分為狹義農業和廣義農業,前者指種植業,後者指農、林、牧、副、漁五業,加上農業服務業、農產品的加工和生態農業。我們是在廣義上使用農業這一概念的。

    二、農業的產業地位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這是由農業對人類生存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作用和對其他部門的生產發展的製約性作用所決定的。“食物的生產是直接關係生產者的生存和一切生產的首要條件”,“農業勞動不僅對於農業領域本身的剩餘勞動來說是自然基礎,而且對於其他一切勞動部門之變為獨立勞動部門,從而對於這些部門中創造的剩餘價值來說,也是自然基礎。”可見,農業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一切活動得以進行的起點。

    人類社會分工的每一次發展,都是以農業生產的不斷發展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為前提的。也隻有農業生產力發展水平達到一定高度,能夠為其他部門提供必要的生活資料,這些部門才有可能從農業中分離出來,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在社會再生產過程中,農業生產力發展的快慢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決定了農業為其他生產部門提供生活資料所能達到的程度,決定了為其他生產部門提供勞動力和資金積累所能夠達到的程度,並成為其他生產部門和職業領域發展的一個限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