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茶園管理上,王曉湘不僅自己親曆親為,經常上茶山查看茶芽的長勢,掌握采茶時機,還聘請了當地的婦女上山護理茶葉、采收茶葉,從武夷山等地聘請製茶師製作茶葉,請茶葉專家擔任技術顧問。采青、曬青、挑梗、炒青、揉撚、烘焙……各道製茶工序都嚴格把關,確保茶葉的品質,並拍攝成電視專題片發到微信上,真實地還原了茶葉生產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王曉湘還多次組織參加眾籌的66個股東上茶山實地考察,包括給茶苗除草施肥、茶樹修剪、茶葉采摘製作、茶山野生party、茶包裝設計大賽等深度體驗,還邀請有興趣的股東到茶鄉參加類似《爸爸去哪兒》一樣的戶外真人紀錄片拍攝,並最終喝到手裏那杯自己種出的茶。

    “一號山頭”茶山承包成功後,許多人找到王曉湘要求參與承包茶山,因為第一座山做的是鐵觀音,後來就有人問有大紅袍嗎?有普洱嗎?他們表達了參與承包的意願。看到有市場需求,王曉湘就帶著團隊到各個茶葉主產區找茶,從2015年1月開始,用了大半年的時間走遍了福建、廣西、雲南、四川、貴州、湖南等6個省大大小小數不清的茶園。一些省份是她以前沒有到過的,靠的是在馬連道認識的茶商朋友的引薦。她白天出去走訪茶商,洽談生意,連坐出租都跟司機一路狂聊,晚上回到旅館就和服務員打聽當地的茶葉市場。一次,王曉湘找茶來到了貴州都勻偏僻的小鎮,火車到站時已是淩晨一點。此時天下著傾盆大雨,為了節省時間,王曉湘決定冒雨上山住進茶農家裏,這樣天亮後可以直接考察茶園。她叫來了站台外仍在接火車的僅有的一輛出租車,連夜送她到山上,最後被安置在農家極其簡陋的儲藏間將就到天亮。如今,“不知名茶”已經包下了1000座茶山,遍布全國10多個省份,成了一個有4000個“股東”的品牌,包含‘綠,青,紅,黑’四大茶類,十餘個品種。全國各地都有找她合作的人,有些茶商甚至想要將自己的茶莊更名為“不知名茶線下體驗店”。

    2015年5月,意大利米蘭世博會期間,王曉湘受邀帶著“不知名”茶來到中國場館進行展示,讓世界領略中國茶的魅力與風情。在以“中國故事中國茶”為主題的中國文化周期間,“不知名茶”加入中國20家公共品牌、50家企業品牌組成的中國茶生力軍,帶著國內3500萬茶農的心願,將高品質與品類豐富的茶飲原汁原味呈現於世界麵前。7天時間,35萬國際友人紛至遝來,品飲一杯中國茶。從全國高校選拔出的中國大學生茶藝團現場完成茶品的衝泡、講解、展示,讓各國遊客認識什麽才是真正的中國茶和中國茶文化。中國茶文化周落下帷幕,但中國茶故事還在繼續,“不知名茶”會繼續發掘、詮釋中國茶的內涵。

    目前,王曉湘正在為給茶山開發安裝能夠連接互聯網的視頻係統,讓參與眾籌的人足不出戶隻要通過百度搜索,就能夠讓茶山的生產經營情況盡收眼底。她說,把眾籌的茶山都搬到互聯網,是一個龐大的係統工程,一定會產生引爆效應,今後會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同時,會繼續依托“廣院下午茶”平台,根據投資人所在地情況,在北京、上海、廈門城市建立下午茶基地,讓投資人參與線下的活動。不知名茶基地也在不斷擴張,王曉湘還建立了由七位年輕人組成的尋山小隊,她把這支七人尋山小隊譽為“北鬥七星”。王曉湘說,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山頭一直做下去,把中國茶葉賣到外國去,讓哈佛、耶魯等全世界的知名學府裏都有我們的小茶館,我想和世界所有厲害的人喝著“不知名茶”,讓國外的年輕人也了解中國茶文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