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濟天(1868—1913),北京人,廬山海會寺和尚,法名普超,“戊戌維新”的參加組織者之一。

劉濟天出生在清末北京城一個官宦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特別喜愛讀書,尤其愛讀《史記》《資治通鑒》等史書。少年時,他就立誌發奮學習,長大後為國家的強盛而貢獻出自己的才華和智慧。1898年,他參加了 “戊戌變法”運動,積極倡導改良。這次變法運動遭到了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的反對和鎮壓,運動失敗後,北京城的大街小巷貼滿了捉拿參與維新者的告示,劉濟天的名字列在其中。他逃出北京城,輾轉來到江西省廬山的海會寺,躲避在這裏。不久,傳來了戊戌六君子遇害的噩耗,康有為、梁啟超等到國外避難。他看到了清朝政府的腐朽、沒落和無能,在海會寺正式削發為僧了,法名普超,從此一身袈裟,兩袖清風,把整個身心投入到佛學的學習和研究之中。

1900年,八國聯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大肆搶掠毀壞珍貴文物,消息傳到廬山,普超痛徹心扉。很長一段時間,他的心情都難以平靜。思考再三,普超決定刺血抄寫整部《華嚴經》,為祖國的文化寶庫增添一件有價值的東西。

《華嚴經》為大乘佛教的經典著作,從印度傳入中國。東晉時,著名佛經翻譯家佛馱跋陀羅在廬山東林寺將全部經書翻譯成漢文,轟動一時。一千五百年後,還是在廬山,僧人普超決定用自己的血來抄寫全部經書。《華嚴經》一共有八十一卷,抄完這八十一卷經書要耗費多少精力和心血!海會寺以及廬山各大名寺的僧侶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為震驚,紛紛前來勸阻普超。但是,普超決心已定。此後,他每天足不出寺,謝絕前來拜訪的朋友,一個人藏在寺院的小屋裏,苦心刺血寫經。每天天一亮他便早早起床抄經。天黑了,他就點起油燈抄寫。天天如此,從不間斷。一晃十年過去了,已抄完了幾十卷經書。這時,他身體再也支持不住了,終於倒了下來。師父長老來看望他,含淚命他停止抄寫經書。師兄師弟也泣不成聲地求他不要刺血抄經了。普超躺在床上,淚流滿麵,他想扶起師兄師弟,卻沒力氣起來。

普超以頑強的毅力堅持著抄經。十五個寒暑過去了,他抄完了近二百萬字的八十一卷《華嚴經》。抄完《華嚴經》第二年(1913),年僅45歲的普超由於身體過度虛弱和超出常人的勞累,而不幸離開了人世。

後來,這部血經被看做“鎮寺之寶”。解放後,這部血經由廬山博物館收藏。在這部血經的尾頁,簽有很多中外名人的題詞,它已被譽為中華文化寶庫中難得的佛教瑰寶。

簡評:

普超拚一腔熱血,義無反顧,血抄《華嚴經》。這種精誠投入鍥而不舍的剛絕果斷是後無來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