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紓,福建省閩縣人。他出生在一個小商人家庭。父親早先隨鹽官辦鹽務,當時家庭生活還比較寬裕。但到林紓5歲的時候,他父親租了兩條舊船運鹽,打算靠販鹽發財。不幸的是船觸礁沉沒了,血本無歸不算,還得將家裏的財產拿出去賠償。因此,林紓家陷入困境,吃飯都成了困難。林紓的父親遠去台灣,另謀生計,想著重整家業,使家人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

    林紓的外婆十分疼愛他,不忍看外孫為饑餓而泣哭,就讓林紓到她家吃飯。其實,外婆家也不富裕,新鮮的荔枝下來,外婆沒錢買,她就用自己身上的褂子給外孫換荔枝。看著林紓香甜地吃著荔枝,外婆對他說:“孺子即獲嚐荔,當知他人啖荔,其甘亦止是,無足羨也。孺子不患無美食,而患無大誌。”外婆告訴林紓的是這樣的道理,別人吃著甘甜的食物,並沒什麽值得羨慕的。為人就怕沒有遠大的誌向。

    林紓從8歲開始讀書,他牢記外祖母的教誨,勤奮學習。家裏沒錢專門給他買書,他就把母親給的零錢積攢起來,到城裏買了一部殘破的《漢書》,不幾天又買了一部《小倉山房尺牘》,認真地閱讀。在叔父的書箱裏翻出《毛詩》、《尚書》、《左傳》、《史記》,林紓更是像得了寶貝,愛不釋手,日夜誦讀。舅舅見他好學,特地送他一部《康熙字典》。他小小年紀,就發了毒誓,在牆壁上畫了一口棺材,旁邊寫著“讀書則生,不則入棺”,可見他對讀書認識深刻。 “入棺”與“死亡”雖然同義,林紓知道避諱,很有讀書人的架勢,寫得也還算文雅。

    林紓11歲的時候,私塾老師告訴他,歐陽修的古文,杜甫的詩歌,都應該稔熟,以增長見識,開闊胸襟。聽了老師的告誡,林紓讀書越發入迷。他發現許多古籍存在訛傳或錯誤,就動筆校閱。林紓結識了藏書豐富的李宗言弟兄兩個之後,把他家的三四萬卷藏書讀了個遍。

    林紓博覽群書,既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又磨出了一手好文筆,為他從事外國翻譯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