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顯是晉代的一位高僧,既是翻譯家,又是旅行家。

據古籍記載,法顯本姓龔,他有三個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擔心他也夭折,在法顯才三歲的時候,就把他度為沙彌(即送到佛寺當了小和尚)。少年的法顯在寺院,失去了上學的機會。他從小勤奮自學,虛心向有學問的老和尚求教,晚年又十分重視旅行實踐。

公元399年,隨著佛教由印度東傳,在我國佛教界掀起了到印度取經的熱潮。這時法顯已經65歲了,但他為了取經求法和參訪佛跡,不顧年老力衰,決定同數名僧人結伴離開長安。

他們一行從長安出發,第二年才到達敦煌。經過了水流湍急的黃河,越過了高聳入雲的祁連山,經過了一千五百裏遠的白龍堆沙漠。“西渡流沙。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四顧茫茫。莫測所之。唯視日以準東西。望人骨以標行路耳。屢有熱風惡鬼。遇之必死。”。就在這樣的路上,他們整整走了十七天,到達鄯善以後,迎接他們的是一片更大的沙漠——被稱為“進去出不來”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又走了一個月零五天,才見到一片綠洲,到達古代西域的佛教重地新疆和田。

這時法顯已經67歲,從長安一道出發的旅伴,或死於沙丘,或半途折返,或離他而去。法顯是一位勇敢的旅行家,他沒有絲毫怯懦,掩埋好同伴的屍首,又繼續前進。在此後近十年的歲月裏,他不知疲倦地在東南亞次大陸的土地上奔波,足跡遍及三十餘國,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印度以及印度洋上的美麗島嶼斯裏蘭卡。

法顯追蹤佛教發祥地的聖跡,以旺盛的求知欲考察了印度等國的風土人情和名勝古跡,更以虔誠的心情瞻仰了佛教聖地,但法顯總感到不滿足。他來印度是取經,這個目的還沒有達到。於是,他又來到印度巴特那,這裏有當時印度最大的佛教寺院,藏有很多重要經律,還有不少深通佛理的高僧來講學。法顯在這裏住了三年,刻苦學習梵語、梵書,抄錄經律,收集記錄了許多珍貴佛教經典。此後,他順恒河東下,佛教也很盛行的多摩利帝國,相傳釋迦牟尼曾來這裏講學。在這裏,法顯又用兩年時間,抄錄佛經並畫了一些佛像。

法顯78歲的時候,回到了祖國,整理了十四年的旅途見聞,翻譯了他所帶回的佛經,寫成《佛國記》這一不朽著作。

簡評:

古時人們交通不便,遊曆三十餘國在當時是很難想象的。法顯年過花甲仍然不畏路途艱難險阻,憑借對佛法的進取之心,實現了當時不能想象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