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全球股市在紐約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帶頭暴跌下全麵下瀉,造成全球性的股災,引發金融市場恐慌, 以致十年後世界經濟都處於蕭條狀況,大家把這個恐怖的星期一形象的稱作“黑色星期一”。《紐約時報》稱其為“華爾街曆史上最壞的日子”。

    (一)“黃金時期”的黑色因素

    20世紀50年代後期和整個60年代,是美國經濟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經濟持續穩定增長,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降低至很低水平。

    到80年代時,美國股市已經曆了長達50年的牛市,從1980年到1986年六年間股票市值更是從24720億美元上升到59950億美元,1987年曰交易量達到18060萬股。股市的上揚速度,已經遠遠偏離了當時的經濟的增長速度,金融交易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世界貿易的發展速度。但是麵對高收益,股民也顧不得高風險了,紛紛進入股市,大量的遊資及私人資本源源不斷地流向股市。這些資金為追求短期利潤而在股市上從事投機交易、。生產型投資需求不足,剩餘資本大量湧入證券市場,導致金融投資猖獗,債務空前膨脹,形成難以持久的虛假繁榮。此次股市暴跌即是“泡沫經濟”的反映。

    在這段長達50年的股市繁榮下,也留下了許多陰影。1973年至1975年,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係瓦解,美國爆發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經濟危機,致使通貨膨脹率上升,失業率很高。加之冷戰期間,美蘇開展軍備競賽,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用於裝備軍備,某些程度上影響了經濟艱深。使國際甚至是國內的市場占有份額也不斷下降,外貿赤字和預算赤字不斷上升。隨著美國政府對金融市場管製的放鬆和對股票投資的減稅刺激,巨額的國際遊資湧入美國股票市場,促進了股價的不斷走高。在1987年頭9個月中,僅日本購買美國股票的新增投資就達約150億美元,股票價格已接近泡沫頂峰了,一切都預示著美國股市將經曆一場大回調。

    1986年,美國經濟已經從高速發展變為緩慢發展。直接導致經濟放緩爆漲停止的“軟著陸”。1987年緩慢地過去了,似乎經濟衰退的恐懼並沒有馬上爆發。從1987年8月以來,紐約股市就開始出現較大的波動,尤其是10月份的前兩周股票價格更是不斷下降,在僅0月5曰至9日幾日之內,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就下跌了158.78點,接著第二周又下跌了235.48點,其中10月16日一天就下跌100多點。人們已經感覺到一場新的災難即將降臨!

    1987年10月16日,紐約股市經過夏季連創新高後,在當日下跌逾91 點 (約5%)。但因時差,美國東岸時間較其他各主要金融市場遲開市,當紐約股市暴跌時, 其他市場己休市,並未使危機蔓延開來,甚至與紐約股市同步的多倫多股市也未受影響。但是股市的暴跌已經成了不可逆轉的了。

    (二)華爾街曆史上最壞的日子

    1987年10月19日,星期一,當日悉尼股市首先開市未見異動。香港時間早上10時, 香港股市準時開市,惟恒生指數一開市即受紐約影響恐慌性下瀉120點,中午收市下跌235點,全日收市共下跌420.81點,收市報3362.39 (超過 10%),各月份期指均下跌超過300點跌停板。受香港暴跌影響, 各亞太地區股市全麵下瀉, 效應並如骨牌般隨各時區陸續開市擴展至歐洲市場, 並最終繞地球一圈回到紐約: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在10月19日大幅下跌508點 (逾 20%)。

    開市伊始,一種不祥的預感就襲上了喧器的交易大廳內每個人的心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開盤,就跌去67個點。轉眼間,人們紛紛拋售手頭的股票,股市一片暴跌。交易所內一片恐慌,期貨市場也隨之陷入一片混亂之中。從上午9:30直至11點鍾,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還在下落,沒有一點止住的跡象,沒有人知道應該如何遏製局勢的進一步惡化。雖然也有人提議休市,但無人敢做決定。紐約股票交易所顧忌到華爾街在全球股市中的“風向標”作用,隻得硬著頭皮撐下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