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最後幾年中,全國爆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在國民政府人為製造卻無力控製的通貨膨脹下,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由緊張、騷亂而最終陷於絕望。物價漫無限製的飛漲,使廣大人民在對日常生活產生恐慌的同時,也對國民政府失去了最後的信任與希望。而且,通貨膨脹下的人心恐慌與社會動蕩,也預兆了國民政府的即將終結。

    (一)民國大通脹的簡述

    連續十多年的抗戰與內戰,使通貨膨脹成為中華民國最後幾年中的突出特征。抗戰進入中後期以後,長期的戰爭損耗以及大片富庶國土的淪陷,已經使國民政府的財源日益枯竭。為支持日益龐大的財政開支,國民政府大量發行紙鈔,從而引發了國統區的通貨膨脹。抗戰勝利後,為了籌集發動內戰的資本,國民政府以更大的力度發行紙幣,從而也將通貨推到了惡性膨脹的程度。

    (二 )愈演愈烈的惡性通脹

    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宣布實行幣製改革,在全國統一發行一種“不兌現”的紙幣,就是法幣,規定所有完糧納稅及一切公私款項之收付,概以法幣為限,不得使用現金。所有銀元立即繳存政府,將白銀收歸國有,禁止流通。還規定法幣與英鎊、美元匯價,由指定銀行無限製買賣外匯等等。國民政府出台的這一改革,一方麵使官僚機構壟斷資本獨占了貨幣發行權,完成了對全國金融的壟斷;另一方麵,使國民黨政府通過政治權力這一杠杆,“把紙幣變成了金”,找到了掠奪財富的隱蔽手段,為通貨膨脹開了方便之門。

    自從法幣誕生時,就出現了通貨膨脹。1935年12月,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及8家商業銀行的法幣發行額為8.58億元,19361936年12月底增至12.3億元。但在1939年以前,由於國民政府采取偶爾拋售外匯的方法以彌補財政不足,再加上抗戰初期人民憑著愛國熱情購買了相當數量的愛國公債,法幣的膨脹還處於緩和階段,物價上漲幅度也沒有超過法幣的增長速度。若以全麵抗戰爆發前的1937年6月法幣發行額為14.1億元,指數為1;至1938年12月發行額為23.1億元,指數為1.64,一年半內法幣發行指數增加64%。而同期上海物價指數隻從0.99增至1.15,上漲16%明顯低於法幣增長幅度。然而,這隻不過是大通脹的開端。

    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由於國民黨軍隊在軍事上連連受挫,接連丟失了沿海、中原及湘桂等大部分富庶地區;同時中央銀行的外匯儲備消耗殆盡,公債的發行亦因公眾對政府的債券喪失了信心而陷入困境,這種情況導致國民黨政府財源日益枯竭,財政走向窮途末路。而財政支出讓然在上漲,由此國民政府加足馬力開動印鈔機器,濫發鈔票。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批準了增發法幣的政策,聲言“供應軍費,收買物資,使用多量法幣,則籌碼之流通,自無不足之慮”。這一政策使得通貨迅速滑向惡性膨脹演變。到1945年8月抗戰結束時,法幣發行額達5569億元,指數為398.84,比1938年12月的指數增長了238倍以上,而同一時期的物價漲幅更快,1945年8月上海物價指數達到86400,比1938年12月的指數增長75000多倍,物價漲幅遠遠超過法幣的增發速度,意味著國統區的通貨膨脹已進入惡性發展的階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