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第三頁,內容上終於有了變化。

    “時值天下大亂,盡皆是些草莽的英雄,得勢的草寇,三十六處亂賊,七十二點煙塵,在餘看來,皆是不值一提。唯有太祖一人,乃真英雄也,可蕩清天下,掃平環宇。餘從之。”

    “喔……原來是本朝開國功臣,”盧君笙點了點頭,繼續看了下去,看得忘記了時間。

    這本個人傳記一樣的書雖然廢話很多,集中體現了作者善於拍馬屁和無病呻吟的筆法,但其中也有許多幹貨,特別是對開國時期一些著名戰役的敘述,將敵我雙方的陣型對比得非常清晰,作戰思路鞭辟入裏,看得盧君笙嘖嘖稱奇,不禁讚歎作者雖然神經兮兮的,卻也不愧是一代兵法大家。

    “這麽牛的人,怎麽會困死在這裏呢?”盧君笙感到非常疑惑。

    看到最後,盧君笙才知道,這位淡泊名利的開國功臣拒絕了先帝的封賞,開始了雲遊天下的旅途,走到漠北時不知道發什麽失心瘋,突然要麵壁悟道,食風辟穀,為了防止別人打擾自己,他就命人把自己關在這樣一個密室之中,直到最終被餓死。

    “真龍升天,草蛇從之。龍戰於野,青黃相接。草蛇遊弋,枯槁於山野。然餘甚念家婦好顏色也。”這是這本奇書的最後一句話。

    “這不還是個神經病嘛。”盧君笙罵道,這個家夥死前的最後一刻還在惦記著家裏的女人,那你當初跑什麽,老老實實呆家裏不好嗎?!

    盧君笙合上這本書,發現已經是晚上了,他忍不住又開始回憶起書中那些對作戰方法的敘述來,雖然這本書的作者在人生觀上混亂得一塌糊塗,但在作戰思維上確實已臻化境,每一個作戰思路都有實際發生的戰例作為佐證,委實非常厲害。

    “餘曾兩年力克四十一城,如利刃破竹,大水崩沙,不值一提耳。”這是盧君笙印象最深的一句話,如果是別人說這句話,盧君笙大抵會認為他在吹牛,但這個人這麽說,盧君笙還是信的,即便是用現代的眼光看,這個人也屬於戰爭天才那一類的。

    “這是老天襄助我啊!”盧君笙感歎道,他又把這本書來來回回翻了兩遍,把那些陣型和布署細節銘刻在心,接著他把這本書扔到了取暖的火堆中。

    “師傅在上,受徒兒一拜。”盧君笙對那具幹屍拜了兩拜,這個老匹夫雖然神經兮兮,瘋瘋癲癲的,但他確實值得盧君笙這一拜。

    盧君笙將已經破碎的牆壁重新封了起來,他已經對自己的這位便宜師傅有了相當的了解,他並不是因為其他原因自盡的,隻是世間已無自己的對手,因為無趣,所以自盡,僅此而已,這等境界,他盧君笙佩服,但卻無法理解。

    在此之前,從來沒有人教過盧君笙,他的作戰方法基本上是野路子出來的,說的好聽一點叫隨機應變,不拘泥於章法,說得難聽一點就是瞎打,每一仗打之前都沒有必勝的信心,反正打不贏還可以跑嘛,盧君笙一直以為這就是戰爭了。

    還好盧君笙的對手基本上還不如盧君笙,這才讓他占了點便宜,如果盧君笙一開始對上的是這樣的對手,恐怕自己的骨頭現在都可以拿去敲鼓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