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捷將早已準備好的生桐油澆到那些俘虜的身上,然後再放了一把火,火舌很快如同真正的毒蛇一樣盤旋在他們的身上,刺耳的慘叫和人肉燒焦的味道彌漫在整個營地裏麵。

    “大人,東西已經全部準備好了,現在就可以出征!”馬捷對盧君笙說道。

    “好!”盧君笙吼道,“消滅叛國賊,我們再開飯!”

    盧君笙跨上戰馬,自己衝在最前方,領著五個營的人馬出征了,這一次他可謂是空國而來,即便是那些沒有戰鬥能力的老弱婦孺他也沒有留在營中,而是由袁洪帶領著跟在整個陣型的後方,以防止敵人繞後襲擊大本營。

    除此以外,為了彌補自己的隊伍中缺少弓箭手和騎兵的短板,盧君笙還命令馬捷帶上了五十門“大筒”,這是還在研發階段的火器,其效果類似於火炮,但沒有那麽遠的射程,受製於這個時代生產不出來無縫鋼管的技術壁壘,這種“大筒”隻能在不到兩百步的距離發揮作用。

    對於這一仗,盧君笙並沒有必勝的信心,他的內心同樣是忐忑不安的,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必須打這一仗,古往今來,哪有一個英雄好漢,能夠容得自己的臥榻之側,有他人酣睡?!

    雖然盧君笙剛剛在觀賞濱雁的手時,深感一切都是真實的,但在大漠之中行軍的時候,前後接連不斷的火把連成了長龍,在黑暗而又空曠的沙漠中如夢亦似真,盧君笙的心中又一次湧現出強烈的不真實感。

    之前盧君笙一直對古代戰爭有著很大的誤解,這也是得益於後世的那些腦殘電視劇,在那些編劇看來打仗就是一幫烏壓壓的人和另一幫烏壓壓的人亂糟糟地碰在一起,然後開始拿著各種武器對砍,直到一方死光,還剩下的一方就會上去宣布勝利。

    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至少大規模的戰爭不可能是這樣的,當兵吃糧,吃糧當兵,如果哪個指揮官用這種方式來指揮戰爭,那甚至都不用開打,他手上的士兵就已經跑光了,沒有人生下來就願意送死。

    真正的古代戰爭既不是靠拚命,也不是靠武功,最常見的戰爭形式是陣型對衝,以盧君笙打蠻族為例,蠻族的作戰方法往往是無規律的小股騎兵在戰場上到處試探,一旦發現對方的陣型當中有薄弱的點,就會立刻召喚大股騎兵以楔型陣列衝擊這個薄弱部位,往往能達到一衝即亂,一衝即散的效果。

    但盧君笙也不是吃素的,他吃過幾次虧以後,就算再傻也長記性了,他發現防備這些蠻族的散兵遊勇幾乎是不可能的,他們就好像蝗蟲一樣數量極多,而且無處不在。

    所以盧君笙幹脆將計就計,故意地在陣型中露出明顯的破綻,吸引蠻族的大股部隊來攻,然後用反包圍的態勢夾住這支騎兵,並且吃掉這支騎兵,一般的蠻族將領都會在盧君笙的這個套路下栽跟頭。

    但也有一些極為驍勇的,即便已經中計依然能夠憑借個人的勇武殺出一條突圍的血路,或者是一些比較有腦子的,根本不會中盧君笙的奸計,反而能夠發現盧君笙所部的真正破綻,反過來讓盧君笙栽個大跟頭的,也不在少數。

    總之盧君笙平常所接觸的戰爭基本就是這樣的,以構築自己的陣型為主要的戰爭方式,各種陰招損招都用上,一邊挖坑給別人跳,一邊極力避免跳進別人的坑裏,像後世電視劇裏那種神經兮兮的拚命三郎式戰爭方法,盧君笙反而很少遇到。

    今天晚上,盧君笙將自己的部隊排成了“山”字型的進攻隊列,他之前曾經多次無意中考察過孫營,也知道他們的一些弱點在哪裏,再加上自己的人數有限,圍攻敵人這種戰法是做不到的,楔型隊列又需要更多的騎兵,最終他在和李軍師的商議下選擇了這種“圍三缺一”的陣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