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佳佳是做女生飾品生意的,雖然是家庭小作坊買賣,但她一向很忙碌,想見她一麵很難,但最近她總跑過來找我玩,問她是不是生意不行了,她笑著說:“不是啊,隻是最近我們工作小組有個人請假了,缺個人,工作效率太低了,我也不打算再雇一個人,所以趁她回來之前,給自己放幾天假。”

聽佳佳講完,我覺得很詫異,為啥缺個人,效率就低了?佳佳告訴我,她做的這個飾品,需要四個人分工完成,一個人專門負責遞材料,一個人專門負責安墜子,一個人專門負責粘膠水,一個人專門負責裝進包裝盒裏。現在缺個人,就使得必須有個人在負責遞材料的同時,還得負責安墜子;或者負責安墜子的同時還得負責粘膠水;要麽就是負責粘膠水的人粘好了還得裝進包裝盒裏。一個人的工作速度慢下來,其他人的效率也受影響。

聽了佳佳的講述,我才知道,原來,在簡單的做首飾的生意裏,還蘊涵著“分工協作”這一經濟理論。而這個理論是亞當·斯密的不朽思想結晶。

說到“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他有兩個最為著名的發現:一是所謂的“看不見的手”;二是所謂的絕對成本論。

“看不見的手”強調的是市場的力量,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無須政府過多操心,諸如生產、交換、流通這些看起來很複雜的問題市場會自動調節。“看不見的手”強調在一個國家內部政府對經濟活動不要幹涉。

絕對成本論認為在國際貿易活動中政府也不應當幹涉,那就是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可使貿易雙方的福利增加。但這裏有個前提,即必須發揮自己的優勢,每個國家隻有生產自己最具優勢的產品參與國際貿易活動,雙方才能獲利。至今,還有許多國家還把絕對成本論作為製定外貿政策的依據。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論實際上是從推導中得出來的。亞當·斯密認為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分工之所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有三個原因:①分工使勞動專門化,提高了工人的熟練程度;②分工可以省卻工人從一種工作轉換到另一種工作的時間,免除因轉換工序或工作而造成的損失;③分工可以使工人因專門從事某項操作而容易改進工具和發明機器,從而使一個人能夠完成許多人才能做的工作。亞當·斯密以針的製造為例進行說明。針的製造共有18道工序,在沒有分工的情況下,一名工人每天最多可以製造20枚,但有時可能一枚也造不出來。如果分工生產,則一天可以製造4800枚,勞動生產率可以提高240倍。分工的原則是,人們各自集中生產具有優勢的產品,然後用自己的產品交換其所需要的產品,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各自的福利。

一個人是這樣,一個工廠是這樣,一個地區是這樣,一個國家同樣是這樣。當分工越出國界時,分工就成了國際分工。亞當·斯密就是從這種簡單的推導中得出了他那偉大的絕對成本論。這理論與看不見的手共同奠定了亞當·斯密作為偉大經濟學家的地位。而這兩大理論可以說是市場經濟最基本的理論。

回頭看佳佳首飾生意之所以做得紅紅火火,我們不難發現,這就是充分利用了分工協作的優勢。

此外,從經濟學角度看“佳佳的生意經”,也充分說明了:要把最合適的人放到最合適的崗位上,讓其各盡所能,就是要運用比較優勢,讓每個人隻做自己最專業的工作,不擅長的事情就交給別人完成,就可以在與別人的競爭和合作中獲得對自己來說最大的效用和收益。

偉大的經濟理論常常看起來最平實不過了,隻要細心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在生活裏,我們常常會不自覺地運用經濟法則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