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經濟學的人想必一定都聽過這樣兩個術語“GDP”和“GNP”。但GDP和GNP,無論是外國名還是中國名,都隻差一字,所以很容易讓一般人混淆。很多人在剛開始接觸GDP的時候,都會誤以為它就是GNP。

為了讓大家更容易區分它們,我們在這裏先舉個例子。假如有一家子,妻子在家裏種蔬菜,一年的產值是6000元,丈夫在外地做小生意,一年的產值是13000元。他們還有一間房屋出租給一個公司搞軟件開發,一年的產值是10萬元。房屋的租金是1萬元。那麽,這個家庭的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產總值,再加上房租,就應該是29000元;這個家庭的GDP就是這個妻子和那個公司的生產總值以及房租,就是116000元。

GNP就是國民生產總值(Gross%National%Product)的簡稱,是指在一定時間裏,不管一個國家的生產要素流入哪個國家,隻要它們仍然為該國的個人或法人所有,那麽用這些要素生產出來的最終產品或勞務價值就稱為該國的國民生產總值。

例如,諾基亞在中國的分公司所獲得利潤就要計入芬蘭的GNP,而不能計入中國的GNP;聯想在美國的公司所獲得利潤就會計入中國的GNP,而不會計入美國的GNP。這裏強調的是一國的國民,就是有著本國國籍的人,無論他身在何地,所創造的價值都計入本國的GNP。這和GDP強調的地域性有很大區別。

GDP和GNP的關係是:GDP=GNP (外資生產總值-本國國民在外國的生產總值)在文章開頭的那個例子中,我們可以得出那個家庭的GDP=29000 (100000-13000)=116000元。

從上麵公式中,我們可以看到,假如一個國家,外資在這個國家內的生產總值和它在外國的生產總值相等,即括號內的值為0,那麽這個國家的GDP就等於它的GNP。如果這兩個值相差不大,那麽這個國家的GDP也就約等於GNP。如果一個國家,外資在這個國家內的生產總值遠遠大於它在外國的生產總值,那麽這個國家的GDP就遠遠大於它的GNP。如果一個國家,外資在這個國家內的生產總值遠遠小於它在外國的生產總值,那麽這個國家的GDP就遠遠小於它的GNP。

GDP和GNP,究竟哪個能比較真實地反映一國國民的生活水平呢?哪個更能反映一個國家真實的經濟狀況?

當然是GNP。GNP是本國國民生產的總產值,當然比GDP反映得要真實一些。外資在該國的產值再大,也不是該國的。外資在該國內,就像在一個人肚子裏的用塑料膜嚴密封好的一個蛋糕,這個蛋糕雖然在這個人肚子裏,但是不屬於這個人。還拿文章開頭的那個例子來說,真正能反映那個家庭生活水平的數據,是29000元,而不是116000元,那個軟件開發公司的產值再高,也和這個家庭無關。

GDP體現的是國土原則,GDP包含了外國公司在本國創造的收入,而這些收入最終要流入外國。GNP強調的是國民性,GDP強調的是地域性。從本質上來說,GNP才是真正屬於國民自己的價值。

可以這麽說,在一定程度上,一國的產業或企業的國際競爭就是GNP的競爭,由此可見,內生增長模式較之輸入性的增長模式其優越性顯而易見。我們可以看到,從在國際上看,日本和韓國的產業競爭力,基本都是靠本國企業在支撐的。

所以,就我國而言,一個地區,一個產業,也不要過多地依賴外資企業來增強競爭力。同時,我們在經濟增長中也不僅僅是簡單的作大,而是要有實實在在的盈利。我們必須適時地給予GNP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