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今經濟全球化時代,各個企業和社會組織越來越注重企業運作效率和經濟效益,企業管理人員無不想方設法留住人才,發揮員工的最大積極性,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和利潤,但對於企業管理人員來說,最令他們頭疼的無外乎是人才的流失。企業不惜耗費資金、精力、時間去培養員工,但即使如此很多情況下還是調動不起老板所希望員工所擁有的積極性,甚至留不住漂泊員工的心。本文從西方激勵理論的角度講述如何才能為企業留住員工,留住人才。如何才能為企業員工營造一個充滿激勵性的工作環境,幫助員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什麽是激勵?簡單地說,激勵是指激發人的內在動機,鼓勵人朝著所期望的目標采取行動的過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者必須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什麽東西能夠激勵員工,使他們心甘情願地為達到企業目標而工作?”管理者必須能夠比較準確地預測不同的激勵因素會引發什麽樣的行為,而要進行這種預測,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了解在某個特定時間,什麽樣的動機和需要更有可能引發個人的建設性行為。管理發展到現代,人們越來越意識到:管理不在於“管”,而在於“服務”。傳統的“管理即控製”的模式意味著管理者的真正任務是支配員工的行為,與管理者意見不合而拒絕做某事的員工被看成是“不聽話”而且是不被看好的。然而,在現代企業,尤其是高科技企業,把管理者的職責重新定位於服務,在這種服務式的管理模式下,管理者的任務就是確定發展方向,並且設法獲取員工完成工作所需的資源,他們領導但不經營該組織。

    有效地調動職工的生產積極性,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員工的生產積極性與他們的各種需要程度正相關,與工作的動機程度也是正相關。

    激勵就是指激發人的動機,動機則是引起某種行為,維持該行為,並將該行為導向一定目標的心理過程。將“激勵”這一概念用於人力資源管理,就是通常所說的調動人的積極性。要有效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就必須采取各種措施,而調動人積極性的各項措施,其實質就是要采取各種不同形式的激勵手段。

    持續激發人的動機的心理全過程是指人在內外誘因的刺激下引起需要,需要引起動機,動機引起行為,行為又指向一定的目標。因為人的行為是由動機支配的,而動機則是由需要引起,人的行為都是在某種動機的驅動下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有目的的活動。這個全過程稱為人類行為模式,可以表示為:刺激(內外誘因)——個體需要——動機(內驅力)——行為——目標。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這個激勵過程,實質上就是要處理好三類問題之間的相互關係,即①是什麽激發或者驅動行為的?②是什麽引導行為方向的?③是什麽使行為得到維持的?

    行為的激勵過程,實質上就是要使刺激標量引起機體變量產生持續不斷的興奮,從而引起積極地行為反應。當目標達到之後,經反饋又強化了刺激,如此周而複始,延續不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