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思道看胤禛傷心失望的神情,心中有一種快感,但他也明白要想真正報複清廷皇室並從內部敗壞這個皇室,必須牢牢控製住胤禛,盡一切可能促成他奪得皇位。於是緩緩說道:“四爺也不必失望,自古成大事者哪有一帆風順的,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曾多次給四爺相過麵、算過命,四爺不得人和而得天時,四爺命中注定大富大貴,以命理推之,四爺是萬人中不抽一的萬字命,注定有九五之相。當今聖上逆天運而行,才導致殿下瘋狂。四爺請想,如果太子是真龍天子,四爺又怎能得手?”

    胤禛一想,鄔思道說的也有道理,心裏寬慰了許多,便問道:“根據先生的分析,我應該怎樣做才能改變皇阿瑪對我的看法呢?”

    “道家雲:‘無為無不為’,四爺隻要表現出一副無所為的樣子去做你應該做的事,就可以改變皇上對你的看法。一句老話,收斂鋒芒,由外而內,四爺可以把精力多放在家庭管理上,把幾位世子調教好。俗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掃一屋和掃天下道理一樣,皇上也許會從管理王府中見出管理國家的才能。”

    鄔思道說到這裏,忽然想起了什麽,他向四阿哥懇求去終南山找一位賈道士為自己接骨。胤禛以為鄔思道要遠走高飛,他怎麽肯放行,想請該道士入府醫治。鄔思道以求醫需要心誠為名拒絕,執意要親自前往,胤禛提出讓金昆陪同。鄔思道自然知道他的心思,也不好強行推辭,最終同意了。第二天,鄔思道在金昆陪同下離京而去。

    康熙一覺醒來,天已大亮,又是一個好晴天。

    康熙起來,走到窗前推開窗戶,伸了個懶腰,望著窗外明媚的陽光。康熙衝齡即位,一晃近一甲子了,這漫長的歲月中,他征戰南北,平三藩,收台灣,定漠北,擊敗噶爾丹,出兵雅克薩與沙俄勘定東北邊界條約。六次南巡,七次大規模治黃河。

    康熙欣慰地笑了,笑得那麽甜,那麽純真,又那麽自信。十四皇子過來請安,康熙看著自己的兒子眼角處有了深深的皺紋,自己如何能不老呢。便決定帶上十四阿哥一起到四阿哥的圓明園中賞景。

    四阿哥對於自己這個一母同胞的弟弟更是嫉妒,康熙對其異常賞識。

    第二天,康熙帶著馬文、張廷玉、隆科多、胤禵等人在圓明園遊覽了一上午,又是賞景又是命名,忙得不亦樂乎。胤禵這次是出盡了風頭,他命名了幾處景致,大得康熙的讚賞。午膳前,康熙回到圓明園的正大光明殿剛坐下不久,正在閉目養神,內閣學士阿布蘭闖了進來,跪下奏道:“西北邊陲送來十萬火急告急奏折,說準噶爾部頭領策妄阿拉布坦派大軍殺入青海,青海將軍額倫特及其屬下兵馬全軍覆沒,青海失陷。”

    這一消息對康熙無異於晴天霹靂,過了好大一會兒才醒過神來,急忙接過阿布蘭遞上的折子從頭到尾匆匆看了一遍。

    這時,馬文、張廷玉、隆科多、胤禵與胤禛也都聞訊趕來。康熙把折子給眾人看看,待眾人看後,康熙鐵青著臉,握緊拳頭重重地捶在禦案上說道:“朕要禦駕親征,不蕩平準噶爾部誓不罷休!”

    胤禵撲通一聲跪下,急忙叩頭說道:“皇阿瑪,你如此年紀怎能再受鞍馬之勞,讓兒臣去掃平賊寇吧!兒臣雖然沒有親臨沙場禦敵,但孩兒自幼飽讀兵書,又經阿瑪悉心調教,如今掌管軍務多年,對帶兵之道、用兵之法都嫻熟於心。兒臣決不會讓阿瑪失望的!”

    康熙正在猶豫,胤禛也跪下奏道:“皇阿瑪明鑒,領兵打仗之事非同兒戲,老十四雖然掌管幾天軍務,都是在毫無戰事的情況下,他雖懂兵法,也隻是紙上談兵。萬一胤禵領兵平叛出師不利,其後果實在難以想象。兒臣保舉一人可率軍迎敵,定能不負眾望蕩平逆賊。”

    “你保舉何人?”

    “回皇阿瑪,兒臣保舉四川總督年羹堯,此人文武雙全,精通兵法,又有領兵經驗,在西部邊陲任職多年,熟悉西部地理風情,實在是平叛最佳人選,望皇阿瑪三思!”

    胤禵又叩頭奏道:“請阿瑪明示,年羹堯雖為四川總督,領過兵,也隻是小規模剿匪拿盜,作戰經驗未必勝於兒臣,更何況與凶猛殘暴的準噶爾叛軍對陣。兒臣與年羹堯相比,他隻是朝中一臣,兒臣卻能以皇子身份兼三軍主帥,更有威懾力,也有利於振奮人心。”

    康熙見兩人所奏都有些道理,一時拿不定主意,揮手說道:“領軍主帥人選也不是朕一人決定的,回宮後再詳議,你二人也不必爭執,趕快用膳吧,朕也餓了。”

    國泰民安的大清朝又如開了鍋似的,人們紛紛議論著西北戰事。

    這幾天又不斷有八百裏快遞將一份份告急文書送往京城,繼青海將軍額倫特全軍覆沒後又傳來噩耗,青海失陷,藏北淪陷,藏汗第五世達賴喇嘛死難。整個大清王朝的西部半壁江山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