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噶爾部這次突然發兵叛亂並非偶然。早在康熙即位之初,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就不斷騷擾蒙古其他各部,對大清王朝進行挑釁,康熙被迫派兵平叛,雙方互有勝負。先後派裕親王福全和恭親王常寧分兩路夾擊,終於取得烏蘭布通大捷,擊敗噶爾丹叛軍,但噶爾丹賊心不死,多年後再次擁兵南下,康熙親率大軍分三路進軍,摧毀叛軍駝城陣,取得昭莫多大捷,噶爾丹也在清軍追擊下走投無路,最終落個慘死的下場。

    噶爾丹死後,他的侄兒策妄阿拉布坦奪取汗位,成為準噶爾部首領。他曾是噶爾丹兩次叛亂的前鋒元帥,也是駝城陣的設計者,從慘敗中吸取了教訓,知道自己不是康熙敵手,便上書言和,願意稱臣歸順。表麵上唯唯諾諾,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做出十分恭順的樣子,騙得康熙信任,暗中卻搜集叛軍殘部,不斷擴充實力,並向沙俄購得大批先進武器,以圖選準時機東山再起,以決雄雌。

    這兩年,策妄阿拉布坦探聽到大清的一些能征戰的大將都老的老、死的死,康熙本人也無帶兵遠征的能力,知道時機成熟,便派小規模人馬四處騷擾青海、西藏一帶的大清領土,伺機搶劫殺戮。

    一天,策妄阿拉布坦忽然探得消息。藏汗第五世達賴喇嘛從西藏到青海主持法事,他知道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立即派遣弟弟策零敦多卜率兵偷襲青海,活捉達賴喇嘛,迫脅他分裂大清歸順準噶爾部。

    青海將軍額倫特領兵迎戰,終於寡不敵眾全軍覆沒,第五世達賴喇嘛被俘後寧死不屈遭到殺害。

    從傳來的消息看,策妄阿拉布坦叛軍已經控製青海、西藏,正在伺機策動陝、甘、川、滇等西北、西南各少數民族地區共同叛亂。本來這些地區的部落首領都是麵和心不和,許多人懷有二心,也有部分頭領處於觀望的狀態。一旦策妄阿拉布坦的陰謀得逞,大清將失去西部半壁江山,麵對這種嚴峻形勢,整個朝野如何不震動呢?出兵平叛勢在必行,由誰帶兵出征是一個爭論的焦點。

    內閣大學士馬文府邸裏,馬文正在同張廷玉討論這事,張廷玉直接問道:“馬大人,你隨皇上幾十年應該了解皇上的心思,明日商討出征人選推舉誰更合聖上心意?”

    馬文躊躇片刻說:“皇上心思忽明忽暗,一時還摸不透,這出征人選一定和太子人選有著關聯,從這點考慮,張學士推舉何人?”

    幾個大人在這裏一直商量,捉摸不定,最終大家把目光集中在了十四阿哥的身上。但馬文卻認為要是想立十四阿哥就不應該讓其出征。他認為皇上年事已高,作為守闕太子豈能遠離京師征戰邊陲,一旦大限到來,太子不能及時趕回,這些早有二心的皇子還不趁機奪宮。

    張廷玉想想又提出異議說:“也許皇上覺得平叛一事不會持久,更何況皇上尚不足七十歲,龍體一向健朗,也許並無大礙。”

    馬文歎息一聲:“張學士對準噶爾部族之事並不了解,當年平定噶爾丹叛亂,先後派出六次大軍,皇上禦駕親征兩次,用兵百萬,其他資財所耗更無法統計。這次策妄阿拉布坦叛亂既是為其叔父噶爾丹報仇,也是蓄謀已久的與我大清分庭抗禮,從藏汗被殺、青海將軍額倫特全軍覆沒,青海、西藏陷落這些奏報中可以窺見叛軍勢力,想很快掃平叛亂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是遠征荒漠地帶作戰呢?如果十四皇子出征,勝則好,倘若兵敗呢?其威信盡失,如何能夠再立為皇儲呢?”

    馬文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康熙也是這樣想的。所以康熙也是拿不定注意。沒想到此時十四阿哥正好主動請戰,康熙看著他堅毅的麵龐,仿佛看到了自己年輕時候的樣子,最終同意了讓他前往平叛準噶爾部的叛亂,十四阿哥提出要帶領四十萬大軍的請求。

    四十萬大軍沒有什麽,憑大清的實力,百萬大軍也可很快組成,隻是這三年的時間讓康熙有點擔心。當然,能在三年之內徹底打敗叛軍收複失地也實在不容易,康熙所擔心的並不是這些,他擔心自己能不能再活三年,萬一胤禵遠征期間自己突然賓天,胤禵能及時趕回京師嗎?不過為今之計也沒有更好的人選,康熙隻能讓自己保重身體,等待著胤禵的歸來。

    康熙看著胤禵補充道:“萬一在你征戰西疆之際朕不幸一命歸天,朕會留下遺詔傳位於你。隻要你接到奏報說朕有病,不論有何等重要事都委托嶽鍾琪辦理,立即趕回京師,朕將調派四川將軍嶽鍾琪作為你的副手,此人忠勇厚實,能征善戰,軍中事和他多商量。”

    “兒臣謹記阿瑪訓教!”胤禵揮淚告別了自己年邁的父皇,康熙也是老淚縱橫,看著心愛的兒子遠去的背影,希望自己所有的打算都不要落空。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