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門口接待的服務員,類似於飯館裏的堂頭兒,負有判斷來人身份、安排洗浴位置的功能,其中也有浴池內部約定的暗號,比如喊“兩位,搓澡一位,修腳一位。”這就是正常客人,如果這樣喊“搓澡一位,修腳一位,兩位裏請呐——”裏邊的服務員立刻就會明白這不是貴客,就是難纏的主兒,一定要給安排一個相對比較安靜,幹淨的床位,否則遇到了找茬的主兒,那就得吃不了兜著走,於是就在不動聲色之間,完成了客人的調度工作。

    澡堂子的茶坊還負責找人,找人的吆喝也挺好聽他這樣“池子裏有沒有姓王的王先生------王先生有沒有?外頭有人找------”

    洗完澡,又睡好了覺,也修好了腳,看見您穿衣服要離開,服務員會再送上一條熱毛巾,讓你擦擦浮汗,以防感冒。同時,心細的服務員還在您穿衣服時,拿個小撣子為您撣去皮鞋上的塵土。服務員一邊收拾鋪位,一邊就會大聲呼喊“走——兩位——送客。”就如同進來時一樣,您每經過一位服務員身邊,他都會向門口方向呼喊“兩位,慢走。”直到浴池門口,站堂的夥計為您打開門還會說一句:“慢走你了,歡迎再來!”這喊堂聲聲,透著格外的親切與熱情。遇到老年或行動不便的顧客,服務員會把您安排在離浴池最近的鋪位上,以便少走路。之後還會幫您更衣、穿鞋,攙進攙出,給予特別關照。這些人性化的服務,在現在的一些洗浴中心還能看到,這也算是優良傳統的發揚光大吧。

    按照我想,這“喊塘”也應該是一種津味兒吆喝,是市井民俗文化的一種,今天夠得上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