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把自己戲稱為“草民”,在舊社會,作為草民的一個標誌,那就是穿草鞋。草鞋各個地區都有,大概從“獸皮為裳,樹葉為裙”的遠古時期,就有了這種東西,因為它可以使腳底與地麵隔離,這樣既可以減少地麵對腳的傷害,又可以增加行進速度。在中國古代名人中,也不乏有與草鞋沾邊的人物,比如,三國的劉備就靠賣草鞋謀生,一直到他跟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的時候,還幹著這種小買賣兒。因此幹這行的手藝人,就把劉備恭敬為開山鼻祖供奉。可以說,草鞋從誕生就服務勞動人民,也養活了一些勞動者,是窮幫窮的一種商品。

    天津人也穿草鞋,不過跟其他地區不同,是用蒲草編織的草鞋。老天津號稱七十二沽,附近地區更是港汊密布,按照今天來說就是濕地。這些水窪深處中生長著茁壯的蘆葦,沿水邊的地方則生長著茂密的蒲草。蒲草又名香蒲、蒲菜。是重要的水生經濟植物,蒲草可以用於造紙,嫩芽可以炒菜,還可以點綴園林水池,使之野趣盎然。

    用蒲草編織的草鞋,一直到上世紀60年代還有賣的。賣草鞋的小販,肩膀上背著一大下子捆紮在一起的草鞋,一邊走一邊吆喝“買——草鞋,灰桶圈兒——哎大地大,小地小,大人小孩兒草鞋。小孩一毛五,大人兩毛六,哎買草鞋——灰桶圈兒——”蒲草鞋隻有兩個號,一種是大號,另一種是小號,所以賣鞋人吆喝“大地大,小地小”。至於灰桶圈也是用蒲草編織的,一般鋪墊在住戶廁所灰桶上,方便老人使用,那樣比較舒適一點。蒲草鞋的樣子有點像的駱駝鞍棉鞋,冬暖夏涼,穿起來很舒適,尤其是小孩子穿上後,柔軟的草鞋不會磨壞孩子的腳踝,有的家長還在鞋子裏為穿著者縫上鞋墊,包上鞋口,甚至把鞋頭也包上一塊好看的布,這樣一雙鞋就可以穿一夏天。炎熱夏天穿蒲鞋,有清涼、爽快的感覺。冬天,人們也穿草鞋,尤其是在碼頭上等活兒的腳夫,為了保護好賴以謀生的雙腳,他們往往會穿兩雙鞋,幹活時穿著方便行動的靸鞋,休息室就在外麵套一雙特大號的草鞋,蒲草編織的草鞋保溫性很好,因此能抵禦冬季的嚴寒。冬天穿的蒲鞋,是蒲草曬幹搓成草辮編成的,鞋底很厚實,船形的鞋幫,防寒保暖,尤為適宜。特別是穿蒲鞋在雪地裏行走,基本上不會感覺寒冷。天津冬天穿蒲草鞋可以與東北地區穿氈疙瘩媲美,絕不會凍傷雙腳。

    蒲草鞋的製作方法和編其他草鞋大同小異,但比草鞋更緊密結實。一般來說草鞋沒有鞋幫,但是蒲草鞋像布鞋那樣有鞋幫。編草鞋的時候,先要編出鞋底,然後再在鞋底周圍留出抽頭,再用蒲草與抽頭交叉編編織、推緊,同時還要確定鞋幫高矮,間隔拚股封口。一般來說。編蒲草鞋比編草鞋費事兒。我記得,上世紀60年代,一雙大號蒲草鞋可以賣到兩毛錢左右。“買好草鞋哎……”這大概是編草的手藝人一年中唯一的吆喝。

    我們天津的草鞋大部分來源於靜海的獨流鎮一帶。當年,那兒盛產蒲草,每年秋季開始,當地婦女就開始編織草鞋、草席、蒲包、蒲扇等用蒲草作為原料的產品。蒲草在編織前,要用碌碡(liùzhou)碾軋,碾軋時很辛苦,農婦們忍耐著饑餓和疲勞,常常發出痛苦的吟唱,訴說難耐的饑餓和辛勞。時間長了,逐漸形成頗具地方特色的民歌《哭五更》。這首民歌韻律淒婉、悲涼,歌詞形象地再現了當時婦女悲慘的生活“一更鼓兒多,獨流的生活指著織蒲席把日子過。思念奴的命兒薄,渾身那衣服破,見不得人哪,急得奴家把雙腳跺。二更鼓兒多……”後來民間藝人根據《哭五更》的歌詞大意改編成了民間歌舞“碌碡會”。描寫一個花季女兒,嫁給以織席為生的貧苦農民老曹的故事。丈夫是個好吃懶做的二流子,就靠她和公公壓蒲草編織維持全家生活。婆婆既不參加勞動,也不體貼照顧,反在一旁指手劃腳,說三道四。她和公公不得不整夜勞作,痛苦不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