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草簾子,打——草簾子”

老天津除了夏天用竹簾子通風降溫、防蚊蟲咬之外,冬天也要用簾子給室內保溫。冬天保溫的簾子,富裕人家和買賣鋪戶,都是用皮子鑲邊的藍布棉門簾。平民百姓,尤其是窮人家,為了讓家裏暖和一點,就隻能在門上加一個草簾子。

當時胡同裏有打草簾子的工匠,但是隻管打簾子,不提供打簾子用的材料。另外有專門賣稻草的小販,住戶可以花錢另買。草簾子不但結實,還很擋風,住戶把稻草備好了,就聽見了胡同裏打草簾子的人的吆喝聲“打——草簾子,打——草簾子”。“打稻草簾------子、擰繩子、草袋子。打稻草簾------子、擰繩子、草袋子”

打草簾子不用架子,隻要找一塊平地,按草簾子的寬窄,在兩邊各釘上一根竹竿,兩根竹竿上拴好七八根麻繩。拉好麻繩後,在每根麻繩的端頭上再係上一小團麻繩,就可以開始編織了。兩根竹竿之間係的麻繩是草簾子的經線,麻繩團是簾子的綁線,竹竿是用來懸掛草簾子的。

打草簾子的匠人,把稻草做成一小把、一小把的,草根朝外放在地麵的麻繩上,然後用係在上麵的麻繩團壓在草把上,繞過地麵的麻繩打個結。就這樣一把草一把草,一根繩一根繩地碼好、壓住、打結,很快一個厚厚的草簾子就打好了。最後,還要用一把砍刀,把簾子的兩側邊緣切整齊。這樣,一個漂亮的草簾子就編織成功了。

過日子仔細的人家,還要用舊布把草簾子包上一道邊。這樣,一個新草簾子,可以用上兩三年。即便是草簾子破了,也有利用價值,怎麽呢?還可以做草墊子使用。到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後,天津的土炕逐漸消失,絕大多數市民都睡木板床,木板床上一定要鋪一個墊子,上麵再鋪上炕褥和床單。尤其是冬天,睡光板兒床的滋味可想而知。那時候生活富裕的人家鋪棕墊兒,普通人家都是草墊子。不光是老百姓家,即便是機關、單位的員工宿舍和一些小旅館,床上鋪的也是草墊子。這些草墊子可以到土產商店購買,正品的草墊子外麵會有一層包裹的布麵,上麵還會用一些皮錢兒固定布麵兒,就像我們今天學校中上體育課防止摔傷的那種墊子一樣。布麵兒有小帆布的,也有白色或者藍色平紋布的,總之比家庭裏使用的草墊子要正規得多。

除了竹簾子、草簾子以外,天津還有一種三四米長的葦簾子。是用蘆葦編織成的,掛在房簷上遮陽和擋雨用。用的時候放下來,不用的時候可以用繩子一拉,就卷起來掛在房簷下。因為天津的老房子,都是紙糊窗戶。雨天一刮風,雨水就會把窗戶打濕,有時甚至把窗戶紙淋壞,所以講究的人家,都會用葦簾子擋雨。使用這種葦簾子的不僅僅是住家戶,很多工廠機關也在使用,不過葦簾子都是從土產店鋪買的,商店又是從產地進貨的,胡同裏沒有專門打葦簾子的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