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了一種帶指示燈的收音機,最著名的就是紅燈牌,這種收音機可以調節高低音,一旦聽音樂的時候,用低音播放是很愜意的享受。由於那個指示燈是綠色的,還隨著音樂的節奏,一閃一閃的發亮,人們就形象地叫它“貓眼兒”。因此,修理收音機的工匠也就改了要喝的內容“修理——電轉兒、貓眼電匣咂(子),修理——電轉兒,貓眼電匣咂(子)”

    當時天津有很多人自己動手製作收音機(電子管)或者半導體(晶體管收音機),我就是其中一員。那時一些科普雜誌會提供一些常見家電的電路圖和組裝方法,很多人為了擁有一台可以收聽廣播的收音機,就自己動手按照圖紙製作。從安裝天線、地線做起,然後從固定礦石收音機、活動礦石收音機、到後來使用二極管、三極管,低頻管、高頻管,電阻、電容、可變電容器這些領先的電子元件,自己動手製作線圈,抽頭線圈,可以收聽中央台的來複式、再生式收音機,可以收聽短波的超外差式收音機等等。那是一段令人回味的美好時光,隔幾天就到老西開鬼市購買電子材料,有賃個賣的,也有賃斤賣的,沒有萬能表,拿到百貨公司四樓電子元件櫃台請售貨員幫著測量偏流電阻的數值。那時,已經有了可以拿在手心中的小型晶體管收音機,其中最出名的是上海出的“熊貓牌”。在和平路交通飯店對麵的聯合無線電行的櫥窗裏,就擺著這樣的小半導體,標價是60多元,比一個普通工人的月工資高出很多,可謂是望塵莫及。但我們中學生也可以製作出這樣的晶體管收音機了,1969年我下鄉前,就給家裏做了一個台式收音機,用4節一號電池可以聽半個多月,我自己做了一個可以放到書包裏的收音機,用兩節一號電池,但是到了插隊的地方,隻能收聽到一個包頭台,後來因為買不到電池,也就放到了箱子底兒。

    20世紀80年代中期,國家放開了家電經營權,不再憑票供應。我們開始普及電視機,後來又有了電冰箱,人們結束了當年“三轉一響”(縫紉機、手表、自行車、收音機)的時代,走進了在“帶影兒的”電視機時代,同時各大商場也都成立了自己的保修部,比如百貨大樓的保修部在興安路、北安道西南角,勸業場的電器保修部與錦州道工商銀行後門毗鄰,中原公司的保修部在新華路對麵的銀行門口等等。此後又有了“廠家保修”和“家電專營店”,電器修理業和修理無線電的工匠,逐漸退出了曆史舞台。

    看看現在,一個電子芯片就可以容納成千上萬零件,一個小半導體才三五塊錢,各種類型的電視機和家用電器琳琅滿目,話匣子已經成為收藏者的新寵,僅僅幾十年時間,這世界的變化簡直令人瞠目結舌,不可思議。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