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有了衝水廁所,但還是衝了不走的那種,都流進廁所外麵的一個化糞池內,晚上有環衛局的吸糞車來拉走。天津到上個世紀90年代還有很多這樣的公廁。公廁和城市汙水係統普遍聯網還是這個世紀初的事情。公共廁所每天有很多段子,比如排長隊、蹲坑看報紙、聊大天兒,每天很多人的很多新聞都是從廁所裏得來的。

    比如下麵這個市長磕灰的故事,就是當年人們廣為流傳的。文革前,天津市長是胡昭衡。胡市長號召全市人民大搞愛國衛生運動,規定每月最後的星期日,是集體搞環境衛生的法定時間,各企單位、機關、部隊、學校一律半天義務勞動搞衛生。胡市長帶頭全程參加。領導參加勞動,偶爾也會有一個半個記者拍照個大的場麵什麽的,也是拍完就完,可領導該幹還照幹不誤。胡市長曾經在南市清和街管界的平民區小院磕灰,愣是誰也沒認出來、誰想得到這個身穿藍色帆布工作服,頭上戴草帽、臉上帶口罩,肩挎大糞筐,一趟一趟從一個一個小院兒的茅廁裏,收運著混有乏爐灰的糞便的人,這就是我們的胡昭衡市長啊。

    2000年2月28日《天津日報》報道,隨著老城區最後一片平房拆遷完成,天津最後一位磕灰工老曹,告別了幾代人沿襲的職業,光榮下崗,一個老行當就此絕跡,也成為了一個劃時代的句號。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