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吧您就來看吧,這一篇是西湖美景惹人醉呀——天下動人的故事傳呀,哎——”

拉洋片又名拉“大片兒”、“西湖景”。清末由河北傳入京津等地。最初隻是把軸畫掛在高處,上繪各地山水兼人物,一張畫成一卷。觀眾看完一張後,藝人用繩索放下另一張。同時,用木棍指點畫麵並做解釋。那情形有點像今天的電視台的主持人現場直播《鑒寶》節目。

經過藝人們長時間改進,後來演變為用上下兩層的木箱演出,下層的正前麵有4個或6個圓形孔,孔中嵌放大鏡。箱內裝有8張或以“西湖十景”、或曆史、民間故事為題材的畫麵,藝人用繩索上下拉動替換。木箱旁裝有用繩牽動的鑼、鼓、鈸等打擊樂器,藝人每唱完一段唱詞後,以打擊樂器伴奏。直到解放初期,南市還可以見到這種拉大片的表演。

20世紀30年代,北京拉洋片的藝人最有名望的是天橋地區的焦金池(藝名大金牙),是當時天橋地區“八大怪”之一。他麵部表情豐富,不論眼神、口型、形體動作都很滑稽。那時候他就灌製過《大花鞋》、《誇美人》、《妓女告狀》三張唱片。由於“大金牙”演唱得非常出色,有時他不用洋片箱,單憑演唱洋片內容,同樣招引觀眾喝彩叫絕。“大金牙”的徒弟羅沛霖(藝名小金牙),演唱也深受廣大觀眾歡迎,拿手的唱段是《大花鞋》。當時看拉洋片一律5分錢一位,藝人一天下來所掙的錢,僅夠維持生活和演出、道具等費用。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南市權樂影院對過有一家小五金行,在這家商鋪門口,有一位中年人,大約40多歲,人長得比較清瘦,每天扛著一個大木箱,木箱上綁著鑼鼓家夥,那時候比較時髦的說法是看“小電影”,其實就是老年間的拉洋片得,別看就幾張貼好的畫片,拉上來放下去的,可是總能引來很多觀看的小孩子,其中也不乏有大人擠在孩子堆裏湊熱鬧,對著那個木箱子上的鏡頭眯著眼看。我對那箱子裏的畫麵沒多大興趣,更欣賞的是那人唱的“歌曲”,其實也可以叫作吆喝,現在想起來還是覺得很好玩、有滋有味的,那人先打一通鑼鼓家夥,“咣裏個靈咣一個靈咣——”,然後就開始唱,邊唱邊拉動那戲箱的繩子。“來吧您就來看唄,再瞧瞧,這一片,西湖美景惹人醉,白娘子斷橋遇許仙啊,哎——”然後又是“咣裏個靈咣光一個靈咣——”。

提起天津的“小電影”,還有幾種簡單介紹一下。第一種觀看者需要配戴一個特製的、一邊紅色、一邊綠色的紙框眼鏡,所觀看地圖、風景等畫麵,上邊是紅綠兩色印刷,直接觀看圖片模糊不清,但戴上眼鏡後,看到的山川河流都是立體的,就如同今天的三維電影。還有一種,是一個類似於望遠鏡似的雙鏡頭機器,後麵有一個放入膠片的插口,一張照片分成左右兩個圖像,看到的也是景深不同的立體圖像。另有一種是有機械傳動的小電影機,觀看者把眼鏡貼近鏡頭,朝向陽光,就可以看到市麵上播放電影的連續畫麵,這種小電影機有一個類似於手槍似的扳機,每扣動一下,播放一格,其中的膠片,都是電影院內廢棄的膠片零頭,如那時候的《紅孩子》、《李雙雙》之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