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在南市慎益大街東頭,老新化池浴池的街角,是個鬧市所在。這裏集中著好幾家信托行,後來改稱委托店,其實就是舊社會估衣鋪的延續。別看門臉兒都不大,可裏麵卻都包羅萬象。解放前這裏的生意類似於估衣街,一來是窮人多,接長不短把家裏值點錢的東西送進當鋪,換成現金接濟生活,或者是手裏有幾個錢,又買不起商店的東西,就到這裏來買估衣,圖的就是省錢。當然,這當鋪收的也有不少好東西,比如那些妓女們當的東西,珍珠瑪瑙、金銀翡翠、金表玉鐲都不在話下,如此這般買來賣去,老年間這一帶估衣鋪的買賣著實不錯。

    在計劃經濟的那些年代裏,很多家庭因為生活一時周轉不開,也會把家裏的東西送到委托行,譬如手表、自行車等大件,也有棉衣棉褲、絨衣絨褲,甚至是手搖留聲機、唱片,金星鋼筆都往這兒送,因為委托行是那年代唯一可以把物質變成金錢的地方。

    就是因為有了很多隻“當”不贖的老百姓,委托行就有了很多所謂的“死當”,每逢周日或者放假的日子,委托行就把自家的存貨拿出來出售。沿著這個街角兩側,擺滿了售貨攤位,好家夥,那物品五花八門,形形色色,令人眼花繚亂。我也是在這兒聽到了那老年間的吆喝聲“看完了那件,您再看這件,新裏兒新麵兒的新坎肩……”“再瞧這皮袍,您撂下25塊,我就賣了它。”這吆喝絕沒有相聲表演中那種藝術化了的歌唱,隻是普普通通的一件一件、根據東西的特點信口秀來,調門也是高低起伏有聲有色,使路人忍不住要停下腳步,駐足觀看,那情景絕不亞於當年估衣街的熱鬧場麵。

    買估衣的主兒當然可以劃價。“哎,這皮袍子10塊賣嗎?”“這位爺,一看你了就識貨,這可不似那光板無毛、蟲吃鼠咬的破爛,我要價25元,你了怎麽也給個合適的價吧,20,20怎麽樣?”“好麽,我頂多給你12元,賣就賣,不賣就拉倒。”“別介你了,爺,您給13,13塊我立馬兒給你了包上。”買主兒覺得這個價自己能接受,看這件估衣的成色也有一眼,掏出“銀子”付清貨款……這宗買賣就在這一買一賣、一唱一和中完成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