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戧麵——饅頭”“硬麵——餑餑”

賣硬麵餑餑的大多是山東人,三四十歲,腦袋上箍條毛巾,肩膀上挎一帶子拴住的大笸籮,笸籮裏麵蓋著一條小棉被,下麵是熱氣騰騰的棒子麵(玉米)餑餑和戧麵饅頭,還有糖麵粽兒和蒸餅兒。因為餑餑有發麵和死麵之分,吆喝死麵太不吉利,也不好發聲要是吆喝“死麵——餑餑”,得,誰還敢買你了的啊,所以吆喝“硬麵——餑餑”。糖麵粽兒其實就是糖三角,蒸餅就不用說了,隻不過品種以餡來區分,比如紅果的用鐵夾子捏出點狀放射形的凸棱,比如豆沙餡的,拿大料當戳子,壓個紅色花瓣等等。

過去賣的餑餑都是貼餅子,是用燒柴火的大灶鐵鍋貼出來的。這種灶天津人俗稱“鍋腔子”。那時候大雜院都壘個泥灶台,大夥兒公用,各家用自己的鍋,燒自己的柴,做自己的飯,完事後拔鍋埋火,就剩下個空朗朗的“鍋腔子”了。大家夥熟知的天津“貼餑餑熬小魚”就是用鐵鍋在這種柴火灶上做出來的,那真是餑餑裏有魚香,魚湯裏有玉米香,鍋蓋一揭,全院子香飄四溢,好麽,我說著都饞了。現如今“貼餑餑熬小魚”成了天津名吃,各大飯莊都有這道飯菜,隻不過那餑餑比過去的小魚還小,那小魚比落座的人還數少,一人橫許都輪不上一條,價錢可是不便宜,要是在飯館吃一頓,咱到家裏自己做能吃好幾頓。再說沒了鍋腔子,也就沒了當年的味道,徒有虛名而已。

山東人做得戧麵饅頭也好吃,據說是用大杠子一頭插到牆裏,另一頭坐著操作者,反複碾壓不斷往裏兌白麵,蒸出來的饅頭各個昂首挺胸。順便說一句,戧麵饅頭都不像普通饅頭那樣是一個扁圓形狀,而是細高形的,俗稱“高樁”。有的賣家為了讓饅頭好看,趁還沒揭鍋,籠屜裏放點硫磺,稍等一會兒出鍋,等涼了您再看,黑麵饅頭比富強粉還白,隻不過一掰開就露怯了。想想那時候人們真的不懂環保和汙染,也不拿這些當回事兒,要是放在今天,還不得封了店家的門,罰他個底兒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