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串胡同賣早點的很多,比如“大餜子熱麵茶——”。

天津人稱為“餜子”的食品,實際上就是外地人所說的油條。其實,天津人叫“餜子”,還有點語言習慣在裏邊。天津古代是徽軍駐紮地,很多詞源於南方口音,比如管小吃都叫“果兒”,什麽果仁兒、大仁果兒、果兒脯。跟早點有關的“餜頭兒”、“餜子餅”、“糖餜子”,也叫“糖皮兒”。還有“果篦兒”,其實“餜篦兒”本意是“餜餅兒”。意思是餅狀的餜子,隻不過很薄,炸出來有很多類似篩子的小眼,像個篦子。

關於餜子的配料,天津飲食業的老人張口就來“一礬、二堿、三鹽”,也就是說,在適量的麵粉裏,加入上述比例添加劑,炸出來的餜子最為香脆,當然還有火候的掌握,那就得看操作者的手藝如何了。

提起餜子,還跟嶽飛有點關係。宋朝的奸臣秦檜和老婆王氏害死精忠報國的英雄嶽飛。當時風波亭附近有一家專賣油炸食品的小店,老板正在油鍋旁炸食品,得知嶽飛被秦檜夫婦害死的消息後,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從盆中抓起一塊麵團,捏成一男一女兩個小人,並將它們背靠背粘在一起,丟進油鍋,隨口高喊:“吃油炸秦檜啦!”這一喊,周圍的百姓就都明白他的意思了,便一齊擁上來,一邊動手幫著做,一邊幫著喊,還一邊吃。其他的飲食店見狀,也爭相效仿。當時,整個臨安城都做起“油炸檜”,並很快傳遍全國。後來有人索性將這小吃叫成“油炸鬼”。由於這個品種形狀像棒槌,到了清朝年間,人們又將它改名為“棒槌餜子”。天津人說話圖省事,幹脆去掉了“棒槌”就留下“餜子”了。

麵茶也是天津有名的風味傳統小吃之一。起源於清朝末年。麵茶是鹹味稀食,最初是熬茶為汁兒,對入炒麵,加麻醬汁,所以叫“麵茶”。

現在的麵茶,是用糜子麵兒摻小米麵熬製而成,盛到碗裏時撒上碾碎的熟芝麻鹽兒,淋上麻醬汁(麻醬用純香油調成)。既營養豐富,又起調胃潤腸的作用,所以是聞名天津的早點。

天津賣麵茶的,清末民初以小關的上崗子最為有名,主要是用料純正,後多家製售,幾乎成了十字街一帶土特產。20世紀四五十年代,以鳥市楊氏最著稱。楊氏行三名楊玉坤,天天由兒子打下手,自西頭挑擔到鳥市大街南頭東側一條小胡同內售賣。楊三賣麵茶料精活細,麵茶需要轉著碗邊喝,不用勺,小販盛麵茶也不能大勺扌匯(kuai)。楊三盛麵茶用淺檳榔勺,浮皮盛一下,再中間舀一下;楊三盛一勺,點一下頭,非常認真,也成了習慣動作。而且浮皮(老主顧吃麵茶專要皮子)涼,中間熱,一勺涼,一勺熱,吃時適口。一直到後來鳥市被砸爛,楊三擔挑到西北角、大夥巷口擺攤,仍然盛麵茶時點頭不已。他賣麵茶,一律分兩層加“雙加料”,而且用圓頭小竹尺,把麻醬攪入碗下第一層,然後再盛上半碗麵茶,撒熟芝麻鹽兒、淋麻醬汁。麻醬汁一條一條,很細,構成網狀,又好看又好吃。天津民俗大家張仲先生的小說《龍嘴大銅壺》中的楊四,就是以楊三為模特的。

我們小時候常去南市喝麵茶。喝麵茶從來不用筷子不用勺,就端著碗順邊喝,完事後碗裏幹幹淨淨,麵茶不沾碗,至於小販把餜子和麵茶一起出售,為的是讓早點幹稀搭配,孩子們也樂得用大餜子沾著麻醬、芝麻鹽一起品味,那滋味,美。至今記憶猶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