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都知是指石全彬,張貴妃當年的親信,貴妃死後,今上將他遷為了副都知。

    雖說我與張先生相識多年,但平日若無大事,我們私下來往並不多,所以他手下的宦者未必每人都認得我。麵對這個小黃門的問題,我搖頭否認,告訴他:“我是梁懷吉。”

    “哦,原來是梁高品,我知道你。”他一下子放心了,微笑著告訴我:“張先生出宮了。”

    我追問:“去哪裏?”

    他回答:“我也不知道。他在宮門關閉前會回來,你到時再來罷。”

    我黃昏時再來,果然等到張先生。他風塵仆仆地,目中布滿血絲,應是最近奔波勞累所致。

    他看見我,即帶我入他處理公務的內室,問:“是公主的事麽?”

    我頷首,將公主情形描述給他聽,問他可否施以針灸,他說:“公主這是心病,針灸作用不大……你回去告訴她,她一定會有機會再見曹評,所以現在要好起來。多進食,自然會康複。”

    “這……是騙她麽?”我疑惑地問。

    他淡淡一笑:“不算騙她。他們不會如願以償,但一定會有再見一麵的機會。”

    見他無意詳細解釋,我也沒再就此問下去,但忍不住對他出宮的原因表示了好奇:“先生出宮,是跟今上病情有關麽?”

    他沉默許久,終於還是向我透露了一點:“我去見了十三團練和富相公。”

    現在的宰相是兩位以前被外放的大臣,富弼和文彥博。

    半年前,宰相陳執中遭禦史彈劾,先論其允許逾製追封溫成之事,又指他縱容姬妾毆打婢女致死,“進無忠勤,退無家節”,甚至還有人說他與自己女兒私通。這駭人聽聞的事不知是真是假,但種種原因相加,最後終於導致陳執中罷相。

    那時幾乎所有人都以為今上會借此機會擢用王拱辰。因他倡議追冊溫成之後,便被今上遷升為三司使,如以往言官在彈劾張堯佐時所說的那樣,三司之位,離二府僅一步之遙。

    但今上又做了一個出人意表的決定,宣布以富弼與文彥博為相,遷王拱辰為宣徽北院使、判並州。

    富弼早有賢名,若不提燈籠錦之事,文彥博亦屬良臣,故士大夫聽見這消息皆相慶於朝。

    現在聽張先生提起十三團練和富相公,我已可猜到此間緣由:今上不豫,皇後與諸臣必須要考慮儲君之事,而十三團練皇子身份並未確立,異日有變,須獲宰相支持才能即位。故張先生連日奔波,應是為皇後傳報消息,請富弼同意將來十三團練即位,同時也讓十三團練作好登基的準備。

    “這是皇後的意思?”我試探著問。

    “富相公與皇後皆有此意。”張先生說,頓了頓,又道:“其實,現在今上若能自己決定,也隻會是這樣的結果。”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