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覺到外麵有股風。”毛遠新答道。

    “有股風?”病中的毛澤東,雖然言語含混,聽力下降,思維卻依然敏捷。

    “一股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風!”從毛遠新的嘴裏,說出了江青的話,“這股風,比一九七二年借批極左來否定文化大革命還要凶。”

    毛遠新說的一九七二年那股風,指的是周恩來。

    年邁的主席眉頭緊蹙,雙目注視著毛遠新。這是他關注某人說的話時常常出現的習慣姿勢。

    “我為中央擔心,怕出現反複。”毛遠新繼續說道,把問題提到了很高的高度。

    “你把那股風說得清楚一些。”毛澤東關切地問道。

    “我很注意……”毛遠新把聲音壓低,終於說出了關鍵性的話,“我很注意小平同誌的講話,我感到一個問題,他很少講文化大革命的成績,很少批判劉少奇的修正主義路線。您的三項指示,他隻執行其中的一項——把生產搞上去……”

    主席麵露慍色。“三項指示為綱”,這是當時中國婦孺皆知的“最高指示”:要學習理論,弄通馬列主義,反修防修;要安定團結;要把國民經濟搞上去。鄧小平怎麽可以不執行“三項指示為綱”呢?

    一次又一次,江青通過毛遠新,給毛澤東主席吹風。

    “鄧小平否定文化大革命,鄧小平在翻案!”毛遠新不斷地在毛澤東主席耳邊,告鄧小平的狀。

    毛澤東主席向來視“文化大革命”為他的一大功勳。他曾說,一生隻做了兩件大事,一是推翻舊中國、建立新中國;二是發動文化大革命。他認為,“無產階級專政條件下的繼續革命”,是他在馬列主義理論上的重要貢獻。鄧小平的“全麵整頓”,把文化大革命的一個又一個“勝利成果”“整掉”了。豈能容忍!

    從毛遠新口中發布的毛澤東主席的“最新指示”,開始批評鄧小平了。

    一看風向不對,在幾個月前揭發江青、張春橋是叛徒的康生,在他生命的最後兩個月中,又通過“直線電話”,轉告黨的主席:“鄧小平的實質,是右傾翻案!”

    張春橋的臉上,出現了多日未有的笑容。“四人幫”從政治危機中解脫出來了。張春橋一下子變得異常活躍。

    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打招呼會議”。打什麽招呼呢?一句話:“當前,出現了一股否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右傾翻案風!”

    就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鄧小平的最有力的支持者——周恩來,於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與世長辭!

    張春橋興高采烈,他的“總理夢”幾經折騰,可以實現了:周恩來的去世,使總理空缺,而本來勢必會接替周恩來成為總理的鄧小平,眼看著會被“反擊右傾翻案風”趕下台。

    眼看著,中國的新總理,非張春橋莫屬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