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訓曰:如朕為人上者,欲法令之行,惟身先之,而人自從。即如吃煙一節,雖不甚關係,然火燭之起多由此,故朕時時禁止。然朕非不會吃煙,幼時在養母家,頗善於吃煙。今禁人而己用之,將何以服之?因而永不用也。

——康熙《庭訓格言》

白話

像我這樣身為皇帝,如果想讓法規順利實施,隻有自己身體力行,別人才會跟著去做。譬如吸煙這件事,雖然它與國家大事沒有多大關係,然而卻經常因為吸煙導致火災,因此,我時時下令禁止吸煙。其實,我並不是不會吸煙,小的時候在養母家裏,我很會吸煙。現在我下令禁止別人吸煙而我自己卻不在禁止之列,那怎麽能夠讓別人信服?因此,為了讓別人執行禁令,我就堅持永不吸煙。

家訓史話

春秋時,齊景公自從宰相晏嬰死了之後,一直沒有人當麵指謫他的過失,因此心中感到很苦悶。

有一天,齊景公歡宴文武百官,席散似後,一起到廣場上射箭取樂。每當齊景公射一支箭,即使沒有射中箭鵲的中心,文武百官都是高聲喝彩:“好呀!妙呀!”“真是箭法如神,舉世無雙。”

事後,齊景公把這件事情對地的臣子弦章說了一番。弦章對景公說:“這件事情不能全怪那些臣子,古人有話說:“上行而後下效。”國王喜歡吃什麽,群臣也就喜歡吃什麽;國王喜歡穿什麽,群臣也就喜歡穿什麽;國王喜歡人家奉承,自然,群臣也就常向大王奉承了。”

景公聽了弦章的話,認為弦章的話很有道理,就派侍從賞給弦章許多珍貴的東西。弦章看了搖搖頭,說:“那些奉承大王的人,正是為了要多得一點賞賜,如果我受了這些賞賜,豈不是也成了卑鄙的小人了!”他說什麽也不接受這些珍貴的東西。

古訓今鑒

上行下效,是最快地樹立一種製度和標準的方法。這種現象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今日都很常見。一個地方的風氣一般都是由統治者影響和決定的。因此作為帝王或者是領導者,首先應該學習康熙大帝不興特權,率先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