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思想家伏爾泰說過:生命在於運動。運動是生命誕生的前提條件,沒有物質運動就不會有生命的產生;生命的存在在於運動,運動也是生命存在的基礎,要維持生命體存在,也離不開物質運動;生命的發展在於運動,運動又是生命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其外延是:生命運動不僅包括植物、動物、微生物運動,更包括人類生命體運動;對人體生命來說,不僅指機械運動,還包括物理運動、化學運動、社會運動和思維運動;不僅包括宏觀的軀體運動,還包括微觀的細胞運動、分子運動等諸多運動形式。所以說生命在於運動。生命對於我們每個人而言既是寶貴的,也是脆弱的,人生苦短猶如白駒過隙,珍惜生命自然離不開運動。

    自然界的生命物質,都是在運動中發生發展的。如果運動停止了,生命也就結束了。人的生命靠運動維持,運動能夠促進生命。“生命在於運動”,運動其實包括體力和腦力兩個方麵。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其實人的生命現象也是這樣。在整個人生旅途中從小到大以至老邁年高,莫不如此。有道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即使嚴寒酷暑,也不要放棄運動和鍛煉。至於運動量的大小和運動時間的長短當因人而異,須掌握一個“量”和“度”。步行、登山、騎車、垂釣、遊泳、跳舞、打太極拳等均是一年四季可以進行的很好的有氧代謝健身運動。體力運動如此,智力更得依靠運動。上網看信息聊天,讀書看報開會,記日記,寫文章,琴棋書畫……新信息不斷輸入大腦對保持思維活躍,反映敏銳,頭腦健康都大有益處。而過早退居家中,離群獨處,“躲進小樓成一統”則必然思想僵化,鬱悶憂慮,記憶力衰退,反應遲鈍,應變力極差。

    體育運動能促進少年兒童身體的生長發育。比如骨胳、肌肉,鍛煉和不鍛煉就大不一樣。堅持鍛煉的少年兒童,肌肉、骨胳都都比較結實粗壯,身高也比不鍛煉的人要高。身高主要決定於下肢長骨,而長骨的生長則依靠兩端的骺軟骨板。在兒童時期,長骨的骺軟骨板是的細胞不斷分列、增殖和骨化,使長骨縱向生長。細胞增殖需要大量的血液提供營養,體育鍛煉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加快,增多骺軟骨板中的血液量從而促進細胞分裂和增殖,使骨骼增長更快。調查證明,同年齡、同性別的少年兒童,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比不參加的身高約長4一8厘米。

    體育運動還能增強體內各內髒器官的功能。經常運動的人,肺的容量比不運動的要大一倍以上;心肌發達,心髒的收縮力加強;胃腸道功能增強,消化好,飯量增加。

    運動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抵抗力和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從而預防疾病發生。在體育鍛煉過程中,自然界的各種因素也對人體產生作用,如日光的照射、空氣和溫度的變化以及水的刺激等,都會使人體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所以,經常參加體育運動的人,不僅身體壯實,而且活潑、聰明,反應敏捷,接受新事物也快,平時極少生病。體育運動還能使人體態健美。體育鍛煉貴在堅持,隻有持之以恒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看野生動物世界,它們風餐露宿、覓食求生,卻往往無疾而終。而人的一生,總要受疾病陰影的籠罩。差別就在於運動,因為運動可以訓練身體,增強抵抗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