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佛陀說,過去世不可得的,未來世更不可得,當下才是最重要的,每一秒鍾的當下才是真正的“恒”。永恒的“恒”存在就是每個“當下”連著下一個“當下”,它是連貫的。對下一個“當下”來講,現在的“當下”都是過去不可得的東西。要把握住當下,讓當下為未來創造正麵的力量。

    如果要讓當下為未來創造力量,我們現在要把握住它,就得把過去給放下。很多時候,我們放不下過去的任何東西,包括我們曾經擁有過的身份、地位、麵子,還有學問等等。我們經常會被曾經接觸過的環境、習氣捆住自己。

    現在我們藏族人很多到內地,還用藏區的模式來生活,就是讓自己以前的習慣給套住了。很多中國人到西方去也是被習慣給套住,與西方的生活格格不入——習慣了用筷子,不願意用刀叉;喜歡喝綠茶,不喜歡喝咖啡。

    我們內心中的保留當然重要,不管生長在哪裏,這是對自己的民族、生長的地區和文化的尊重;但是,當我們離開某一個環境,就應該把前麵的那些先放下,學會別人的東西,讓別人認同我們,然後再把自己的東西推銷出去。每個階段實際上都是一種放下。在佛教裏叫做放棄“我執”,把它放空,叫“無我”。當外在的環境影響約束捆綁我們,我們就可以從裏麵讓自己解脫出來。

    我們可以使用它,就是擁有它所有的使用權,但是千萬不要認為它就是永恒的,歸我們了。產權所有者不是我們,沒有任何人是其產權的擁有者,我們可以盡量使用它,那麽用完了就應該放下。就好像用洗手間:當我們需要用馬桶時,它是一個很可愛的東西,是全世界所有人最大快樂的來源;但當我們解放完以後,就可以完全放下了,不再會認為它是可愛的東西,甚至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它是個肮髒的東西。實際上,大部分最享受的快樂就是從它那裏產生出來的。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我們又覺得它很可愛、它很好了。這種分別不是外在的,都來自於我們心裏麵。

    最後,我們慢慢會發現,這一切實際上是很自然的事。有一天,我跟幾個弟子在看國外一個片子,片子裏有個鏡頭,是幾個韓國人戴著手套在洗馬桶、便鬥。弟子們說洗馬桶還這樣用手去洗,為什麽不拿刷子刷呢?我說,這種事情我幹過,幹著幹著就覺得很快樂。為什麽呢?所有人最放鬆的地方就是那兒,不管三教九流,職位高低,就像我們藏族人所講,連國王都要屈服的唯一地方就是這個地方。有了這種心態,就覺得洗手間是最和諧的地方,猶如肥料和水果蔬菜之間的和諧關係。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