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說過:“和諧的人際關係是一筆寶貴的財富。”那麽,我們怎樣才能擁有這筆財富呢?換言之,我們應如何來奏響人際關係的和諧樂章呢?下麵是人際交往中應當遵守的10條基本原則,也是和諧的交際不可或缺的10個基本“音符”。

    一、平等

    生活在現實中的每一個人,無論職務高低、知識多寡、貧富差距、身體強弱、年齡長幼、性別不同,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因此,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絕不能把自己高抬一寸,把別人低放一尺,有意與對方“橫著一條溝,隔著一堵牆”,給別人一種“拒人於千裏之外”之感。如果在交際中出現以權壓人、以勢壓人、以強淩弱,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把別人看得一錢不值,那就根本不可能有人人平等,不可能有和諧相處的人際關係。

    二、尊重

    渴望受到尊重是每個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對所有的人,不管其地位高低貴賤,都應該給予應有的尊重。我們不僅要尊重他人的人格、他人的個性習慣、他人的權力地位、他人的情感興趣和隱私,還要尊重彼此存在的外顯或內在的心理距離,不要輕易地去突破它,破壞它,否則就是對對方的冒犯,勢必造成對方的戒備、反感和疏遠。

    自尊心是人的心靈裏最敏感的角落,一旦挫傷一個人的自尊心,他會以十倍的瘋狂、百倍的力量來與你抗衡。其實做到尊重別人並不難,有時隻需一個微笑、一句問候、一聲敬稱、一雙善於傾聽的耳朵、一張不刨根問底散布流言蜚語的嘴巴,就會給別人的心情帶來陽光和溫暖,當然也會為您自己帶來真摯的友誼與和諧的交際。

    三、溝通

    央視著名節目主持人白岩鬆曾說:“每個生命都需要表白。”那麽,與表白如影隨形的便是人際之間的溝通。隻有溝通,才能讓別人了解自己,同時自己也才能了解別人;隻有溝通,才能不斷增進彼此的理解,從而減少或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摩擦。越是不作溝通,越是有意設防,就會越難使人心達到交融,溝通需要主動,一味地等著別人與自己溝通,等不來“好人緣”。能溝通不等於會溝通,善於溝通者知道根據不同的對象、場合,采取不同的交際方式,懂得“到什麽山,唱什麽歌”。溝通總是與口才緊密相連,口才能為你的溝通鋪平順暢的道路,能幫你的交際書寫和諧的華章。

    四、寬容

    天下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人。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的性格,特長各有差異,在處理人際關係中不能強求一致。人與人要和諧相處,就要有求同存異、相互諒解、不求全責備的寬廣胸懷。既然我們自身都不完美,我們又怎能苛求他人完美無缺呢?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對他人的要求不要過分,不要強求於人,而要能讓人時且讓人,能容人處且容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一旦對方犯了錯誤,我們也不要嫌棄,應給他提供改過的寬鬆條件,原諒別人的過失,幫助別人改正錯誤。“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古語又說,“水至清則無魚,人至清則無友”,在工作和生活中,人們總是喜歡和那些寬容厚道的人交朋友,正所謂“寬則得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