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仙姑)年十五,夢神人教食雲母粉,可得輕身,因餌之,誓不嫁。往來山頂,其得如飛。每朝出,暮則持山果歸遺其母。後遂辟穀,言語異常。武後遣使召至闕,中路失之。景龍中白日飛升。

    《集仙傳》則說她十三歲時入山采藥,遇純陽仙師,賜之一桃道:“食此盡,他日當飛升。”自是不饑不渴,洞知人事休咎,後屍解。宋代曾敏行在《獨醒雜誌》中說:何仙姑放牧野中,得仙人賜棗而食之,遂絕粒,能前知人事。何仙姑在其少年之時,因食了呂岩等仙人所賜桃或棗以後,便能“洞知人事休咎”,“能逆知禍福”,於是,“鄉人神之,為構樓以居”,“士大夫之好奇者多謁之以問休咎”,“何仙姑”的名字就被叫開了,從此,何仙姑便以女仙的身份幹起女巫的職業來了。

    何仙姑的占卜有幾件突出的,據宋李昌齡《樂善錄》所載:“何仙姑在世時,一主簿忽得天書,字不可識。問以仙姑,姑曰:‘天書方:主簿受金十萬,折祿五年。’”

    宋曾敏行《獨醒雜誌》載:“狄武襄征南儂出永州,以兵事問之。對曰:‘公必不見賊,賊敗且走。’初未之信。武襄至邕境之歸仁鋪,先鋒與賊戰,賊大敗,智高遁走入大理國。其言有證類如此。閣中有遺像嚐往觀之。”

    狄武襄就是北宋名將、樞密使狄青。狄青征廣源州蠻儂智高,並大獲全勝,曆史上確有其事。但請何仙姑占卜一事則不得而知。但曾敏行則親眼見過“閣中有遺像”,是說,狄青將何仙姑像十分尊重地供奉在閣中。

    何仙姑究竟是誰的弟子,也有不同說法。據明代陳仁錫的《潛確類書》中說,何仙姑是呂岩所度。《東遊記》第十回、第二十回中則說,何仙姑是鐵拐李、藍采和二人共同度化的。

    廣東增城縣城內建有何仙姑廟,在她的家鄉新桂鄉小樓區還建有一座何仙姑的家廟,此廟至今尚存,大門有楹聯曰:

    千年履跡遺丹井,百代衣冠拜古祠。

    “履跡遺丹井”一句是說,何仙姑的父母為何仙姑找了個婆家,並擇定吉日良辰,準備迎娶,但何仙姑不肯嫁人,便悄悄從家門口的水井裏“問仙”去了,去時隻穿了一隻鞋,另一隻繡鞋遺留在井台上。

    除了廣東以外,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廣西等地,都有各自的何仙姑和她的仙跡。

    傳說,農曆的三月初七是何仙姑的誕日。

    曹國舅

    曹國舅是八仙傳說中出現最晚的一個,是權貴們在仙界的代表。大概因他的官宦生涯本來就是無趣無味的原因,所以,他的傳說也沒有多少仙趣。

    在《神仙通鑒》和《龍圖神斷公案》中有兩則關於他的傳說,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神仙通鑒》中說:曹國舅是宋仁宗曹皇後的弟弟,故而稱做曹國舅。曹皇後有兩個弟弟,大弟弟叫景休,不關心世間事務,小弟弟叫景植,仗勢欺人,為非作歹,雖然仁宗皇帝勸誡過他,也不見他有改過從善的表現。曹景植有一次不法殺人,被包公嚴辦伏法。這位景休還算有些良心,深深以其弟為恥,便遁跡山林,矢誌修道學仙去了。

    一日,鍾離權和呂洞賓兩位仙師問他:“聽說你正在矢誌學道,你學道後所養的是什麽?”曹景休說:“我養的是道。”兩位仙人笑著說:“道在哪裏呢?”景休指著天說:“道在天。”仙人又問:“天又在哪裏呢?”景休指著心。二位仙師笑著說:“心即天,天即道,你已洞悟了道的真義了。”遂授以還真秘旨,令他精心修煉,不過多久就能成為仙了。

    《龍圖神斷公案》裏說,曹國舅是宋仁宗的大國舅,當時有一位廣東潮州府潮陽縣的秀才,名叫袁文正,帶著他的妻子張氏進京趕考。二國舅貪戀張氏姿色,請袁氏夫婦入府,先將袁文正絞死,後脅迫張氏,張氏誓不相從,二國舅便把她監禁起來。袁文正冤魂向包公告狀,包公決心嚴辦。這時,大國舅聽說了二國舅殺人擄妻之事,也知包公要嚴辦此案。大國舅想,此案若被包公查辦必定沒有好結果,就派人告訴二國舅,務必將張氏也除掉,以絕後患。於是,二國舅派人將張氏投入井中。不料,張氏命不該絕,太白金星搭救了她,並化作老人,把張氏引向包府。張氏在途中遇到了大國舅,昏頭昏腦地錯把大國舅認做包公,投狀訴冤。大國舅接了狀子後大驚失色,便以阻攔公務的罪名用鐵鞭擊打張氏。張氏昏厥過去,大國舅以為將她打死了,將屍身擲於垃圾堆裏後回府了。張氏醒後,直奔包公府告狀。包公問明情由後,假裝生病,騙大國舅來包府問候,又安排張氏在大國舅到來之際,喊冤投狀。以此辦法將大國舅監禁起來了。又做假書騙二國舅來府,故技重演,讓張氏訴冤。就這樣,把二國舅也監禁起來了。曹皇後和宋仁宗聽說後親來勸釋,包公堅決不從,把二國舅立即押赴刑場處死了,仁宗見此情況後,立即下詔大赦,大國舅才幸免被殺。大國舅被放回後,自稱他是死裏逃生的,決心痛改前非,便入山修煉去了,後得遇仙人點化,引入仙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