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來的八仙形象中,曹國舅不是葛巾野服,一身隱士打扮,而是身著紅官袍,頭戴紗帽,臉上塗著豆腐塊,一副小醜縣官模樣。

    佛、菩薩、羅漢

    佛是佛陀的簡稱,是梵文的音譯,也譯作“佛馱”、“浮屠”、“浮圖”等。意譯是“覺者”、“知者”、“覺”。覺有三種意義,即自覺、覺他(使眾生覺悟)、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據稱,凡夫缺此三項,聲聞、緣覺缺後二項,菩薩缺後一項,隻有佛才是三項俱全的。小乘佛教中講的“佛”一般是用作對釋迦牟尼的尊稱。大乘佛教中除指釋迦牟尼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宣稱三世十方,到處有佛,其數如恒河沙子。如,過去有七佛、燃燈佛;未來有彌勒佛;東方有阿閦佛、藥師佛;西方有阿彌陀佛、信仰麵很大的還有毗盧佛(大日佛)等。從佛身說,有法身佛、報身佛、應身佛等。

    菩提薩埵,略稱“菩薩”,是梵文的音譯,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道心眾生”。《翻譯名義集》卷一引僧肇釋:“菩提,佛道名;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引智□釋:“用諸佛道,成就眾生故名菩提薩埵。”引法藏釋:“菩提,此謂之覺,薩埵此曰眾生。以智上求菩提,用悲下救眾生。”意謂修持大乘六度,求無上菩提(覺悟),利益眾生,於未來成就佛果的修行者。舊譯有始士、開士、高士、大士、聖士、超士、力士、無雙、大聖、法臣等。與聲聞、緣覺並稱為“三乘”。菩薩的修行稱“菩薩行”;其教法以達到佛果為目的,稱“菩薩乘”、“經典稱”、“菩薩藏”;戒律稱“菩薩戒”。佛典上常提到的菩薩有彌勒、文殊、普賢、觀世音、大勢至等。大乘僧侶或居士有時也被尊稱為菩薩,如印度大乘佛教學者龍樹、世親等也被稱為菩薩。

    聲聞,梵文的意譯,意為聽聞佛陀言教的覺悟者。原指佛在世的弟子,後與緣覺、菩薩二乘相對,為三乘之一。指隻能遵照佛的說教修行,並唯以達到自身解脫為目的出家者。以修學四諦為主,最高果位是阿羅漢,最終目的達到“灰身滅智”的無餘涅槃。《大乘義章》卷十七:“從佛聲聞而得道者悉名聲聞。‘又’觀察四諦而得道者悉名聲聞。”

    緣覺,梵文的意譯,亦作“獨覺”,音譯作“辟支迦佛陀”,略稱“辟支佛”。與聲聞合稱“二乘”,與聲聞、菩薩合稱“三乘”。據《大智度論》卷十八、《大乘義章》卷十七本載,有二義:1.出生於無佛之世,當時“佛法已滅”,但因其前世修行的因緣(“先世因緣”),“自以智慧得道”。2.“自覺不從他聞”,觀悟十二因緣之理而得道,佛典一般側重於後一義。

    阿羅漢,梵文音譯,亦譯“阿羅訶”,略稱“羅漢”。小乘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1.“阿羅漢果”也稱“無極果”、“無學果”,據稱是盡斷三界見,修二惑所達到的果位,已至修學的頂端。其義有三:(1)“殺賊”,意謂殺盡一切煩惱之賊;(2)“應供”,謂應受天人的供養;(3)“不生”(或“無生”)謂永遠進入涅槃,不在生死輪回(《大毗婆沙論》卷九十四)。2.“阿羅漢向”,指達到“不還果”繼續向阿羅漢果位修行者。

    金剛,梵文的意譯。金中最剛之意,用以譬喻牢固、銳利、能摧毀一切的意思。如說“般若”如金剛。一般為“金剛力士”之略稱。即執金剛杵(杵為古印度兵器)守護佛法的二天神。常安置於寺院山門左右,左稱密執金剛,右稱那羅延金剛。塑像多裸露全身,纏衣裳於腰部,怒目作勇猛之相。寺院四天王像也俗稱為“四大金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