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男性風伯廣泛流行以來,女性風神便消失在民俗信仰中。男性風伯的形象一般是,白胡子老頭,左手持輪,右手拿著扇子,稱為“方天君”。

    陝北民間將風師稱做“風師婆”,一則因風師原為女性神,另則,《西遊記》中也稱做風師婆。所以,風師婆之稱謂在陝北民間廣為流傳。但從陝北一些古廟,如延川縣永坪鎮有一自然村,現名“豐柏賞”,有一廟宇供祀著風師與雨伯二神,人們很可能在當時以廟為村名,稱為“風伯神”,即供奉之神為“風師、雨伯”的意思。後來,將其轉音為“豐柏賞”。由此可以說明,風師由女性神轉為男性神以前,在陝北已有廟祀之,俗稱為“風師婆”是受唐宋之前的影響和《西遊記》的影響,但在信仰中已是風師了,即風伯。

    陝北因風害不大,民間在風師信仰上不若南方為盛,但仍然信仰風伯能給人們帶來好收成。所以立廟祀之祈盼秋田豐收。民間一般在祈雨時,在向龍王的祭祀中一並對風雨雷電進行祭祀。另外,在鬧秧歌的轉九曲中,有祭風之儀,祈求風師將風安定,保證燈場不受風的侵害,以兆示平安。

    民間還有在推磨時於磨道裏扣一隻碗,祈求風師將風收去的習俗。還有在打場時也要祭風,此意有兩種祈求目的,一是祈禱風師把風管定,不要將五穀吹跑,一是在起場之後,向風師借來微風幫人揚場。若是祈風,則以吹口哨的方式祈。

    風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很重要,如人們在冬天時有諺雲:“天寒日短,不刮風就暖。”說明人們在冬天是不需要風的。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又希望刮風來緩解炎熱,人們用“風塵塵不動”來說明炎熱難熬。

    雨神

    我國早在西周時期就將雨神列入了國家祀典之中。到了秦代,出現了專門祭祀雨神的廟宇。

    古代對雨神的信仰一開始是將其附會給星體,繼而將其轉化,附會給一名叫做“赤鬆子”的神仙。這一轉化有一個傳說,炎帝神農時期還沒有專門的雨神,出現了連續兩年的幹旱天象,滴水未降,江河幹涸了,山巒也幹得裂開了口子,大片大片的良田變成了沙磧之地,使神農炎帝心裏非常著急,隻好向上帝作了匯報。元始天尊及天上眾聖們也對人間的這一旱情感到焦慮,一塊商議後,決定讓赤鬆子擔任雨神,下界來人間降雨。

    赤鬆子長著一副古怪的模樣,他身披草領,下身圍著皮裙,蓬頭垢麵光著腳,指甲如同利爪,渾身長滿了黃毛,手裏拿著一枝柳樹條,走起路來又蹦又跳,嘴裏還不停地說著唱著。與人說起話來瘋瘋癲癲的,好像是一個野人。他來到凡間後就去見神農,向神農自我介紹說:“我,號稱赤鬆子,以前在留王屋修煉了許多年,後又跟隨赤真人遊衡嶽。赤真人在出行時常化作赤色神首飛龍,我也化作一條赤色虯龍緊緊跟在他的後麵。我與赤真人去朝覲元始天尊和天上眾聖時,眾聖們見我能夠隨著風雨自由自在地上上下下,便叫我當雨神,主管降雨的事情。如今人間大旱,天尊派我降雨,你看如何降法。”說後即與神農商量起降雨的事來。

    赤鬆子與神農商量後,把天空的晴雨陰晦調理得有條有理,安排了降雨日期,將五日一雨叫行雨,十日一雨叫穀雨,十五日一雨叫時雨。布雨時布得不疏不密,不濫不泛,恰到好處。因此,莊稼長勢甚好,民眾受益匪淺。

    赤鬆子人也很隨和,他與神農相處得很好,還給神農教會了如何服食水玉的方法,以達到“入火自燒”的登臨真仙的境界。

    炎帝的小女兒對赤鬆子產生了愛慕之情,因此,常讓赤鬆子帶她去玩。有一天,赤鬆子在前麵跑,她就在後麵追,一直追到天上,她成了天上神仙。

    神仙中還有一位赤鬆子,就是漢代的皇初平(也有叫黃初平的),他得道以後以“赤鬆子”為號,浙江金華的赤鬆觀,據說就是他成仙的地方。

    赤鬆子作為雨神,給人間帶來雨露,因此受到很多人的仰慕。如,漢代的張良就表示:“願棄人間事,欲從赤鬆子遊。”(見《史記·留侯世家》)張良仰慕赤鬆子的心理成為後世常用的典故,人們常以此典故來表達功成身退的思想感情,或是借來喻義遁跡仙道的行為。如漢代劉向在《列仙傳》中稱:眇眇赤鬆,飄飄少女,接手翻飛,泠然雙舉,縱身長風,俄翼玄圃,妙達巽坎,作範司雨。

    陝北民間信仰的雨神應為赤鬆子。人們在祈雨時,用柳枝編成帽圈戴在頭上,手持柳條蘸水笞打祈雨人,水桶中插滿柳條等,這些都說明了赤鬆子手執柳條之形象在民俗信仰中的表現。

    五嶽神

    所謂五嶽,即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五嶽的神權地位在四瀆(即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之上。五嶽的地位是怎麽來的?據《周禮·春官·大宗伯》雲:“以血祭祀社稷、五祀、五嶽;以埋沉祭山林川澤。”由此可見,五嶽之祭祀儀規高於山林川澤。《禮記·王製》中又雲:“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嶽視三公,四瀆視諸侯。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此謂五嶽為三公,四瀆謂諸侯,五嶽明顯高於四瀆。

    祭五嶽的原因和目的是什麽?可以從《隸釋》中找到,另有東漢光和二年的《樊毅修華嶽碑》中記述說:“祭祀三公者,以能興雲雨,產萬物,通精氣,有益於人。其德體明,則有禎祥;荒淫臊穢,篤災必降。因瀆祭地,嶽以配天。”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古代祭祀五嶽的重要性。

    五嶽在我國曆史上發生過幾次變化。在《爾雅·釋山》中雲:“河南華(華陰山),河西嶽(吳嶽),河東岱(岱宗,即泰山),河北恒(北嶽恒山),江南衡(南嶽衡山)。”這裏的“河南”、“河北”是指黃河之南和黃河之北,不是現在所雲河南省、河北省。其中“河北”是指黃河以北,“河西”是指黃河以西。又有霍山為南嶽的說法,霍山即現在安徽天柱山。在《史記·封禪書》中雲:“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因為河洛是我國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化中心的所在地,將嵩山封為中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而四嶽各如其方,即它所處的方位,也是順乎情理的。漢宣帝(前74—前49)確定以泰山(在山東)為東嶽,霍山即天柱山(在安徽)為南嶽,華山(在陝西)為西嶽,恒山(在河北)為北嶽,嵩山(在河南)為中嶽。其後又改今湖南的衡山為南嶽。明代始以今山西渾源的恒山為北嶽,清代移祀北嶽於此。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