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紼,紼是大繩,此指牽引靈柩入墓穴的繩索。《禮記·曲禮上》雲:“助葬必執紼。紼也同紱,是古代係官印的絲帶。”

    壙,指墓穴、墓道。

    肂,指埋棺之坎。

    窀穸,指墓穴。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卷十二:“古字作屯夕,後加穴,以窀穸為墓穴是也。”

    錯,指銼刀。

    帙,原意為包書用的布套,此處為堆放成一疊疊。

    瘞,指埋葬,掩埋。不為瘞,即不埋葬。

    祭祀奠飯

    祭奠死者使用的飯叫做“奠飯”。奠飯是用一隻碗裝滿半生不熟的米飯後壓瓷,然後倒扣在另一個碗中,使飯呈一個尖圓形狀,再用一根高粱秸稈插在上麵,以表示對鬼魂的供奉。

    讓飯呈“山”形,是因民俗信仰以為,神仙是居住在須彌山的。神仙品級越高,越在山的上麵,低者居於山的下麵。因此,使用高粱秸稈有祝願死者亡靈前往須彌山,節節攀高至山頂成為上仙之意。

    堂子

    堂子也稱“堂澀”、“唐舍”、“擋色”等。堂子是清代皇帝祭神之所,也是滿族人奉祭本部祖先神祇與本族世代守護神祇的場所。作為祭祀神祇的場所蓋取古於明堂會祀群神之義,舊北京城長安左門外玉河橋東就有這樣的堂子。每年元旦(春節)或每月初一有大事時,皇帝率王公及滿臣一品於此堂子拜天。春秋二季每月初一日,於此行立竿大祭。魏源在《聖武記》卷十二中雲:“皇帝拜天則於堂子,出征拜天亦如此……則堂子自是滿洲舊俗,祭天、祭神、祭佛之公所。”堂子作為奉祭本部祖先神祇與本族守護神祇的場所,一般設在本部城寨的東南方向,立有神杆,寓意“日升之地”,並依來自九層天八個方向的火,光、風、雷、電、雨、雪、冰、雹、日月星辰等自然現象,將神堂建為八角。建州部努爾哈赤凡舉國家大事,出兵發馬,皆謁堂子而行。其他部落也有堂子,但式樣、結構、規模、神器以及所祀神祇都不完全相同。有些部落還有“總堂澀”,各部分支又有“分堂澀”。清代愛新覺羅氏堂子最初是在女真部落戰爭時期創建的,那個時期的堂子比較簡陋。清宮的堂子祭禮在經曆了幾代的創建與發展。到了在北京建都後,發展到了頂點。

    由於堂子祭禮是清代皇室愛新覺羅家族特有的祭祀禮儀,為皇家禦祭,故而,堂子祭祀的內容,祀序的定製,最早是由皇室內部產生的,最終形成了以皇室定製為核心內容的等級分明的滿族祭祀法規——《滿洲祭神祭天典禮》。

    陝北民間將用磚石砌築而成的墓葬稱為“堂子”是一種錯誤,隻能稱做“藏”。這種稱謂大概來源於堂子有祭祀祖先的功能和墓祠功能,豈不見,堂子和墓祠都是地麵建築,而藏是地下的墓室建築。也有人用磚石取代了土堆墳丘而稱之為堂子的,殊不知,無論堂子還是墓祠都是遠離墳墓的建築,是祭祀祖先的場所,但不是墳墓,僅是墳墓的附屬建築而已。將磚石砌成墳丘,這是近幾十年來個別地方的做法,僅為清澗和延川縣有之,不是傳統舊俗。所砌之形又是“塔”形,殊不知塔是用來葬和尚之所或與佛教有關,如西安之大雁塔,傳說就是為了葬一隻被和尚救過的雁而建。

    明堂與暗堂

    墓是停放棺材的地方,墳是埋葬以後用土堆的“堆”,是墓的標誌。陝北民間將用磚石築砌的墓稱用“暗堂子”,將墳用磚石砌成的塔形稱做“明堂子”,這是不對的,砌築後的墓穴應稱做“地葬”或“地藏”,皇家稱為地宮,因民間達不到“宮”的規模,也因禮製所限,所以稱“葬”。所謂“明堂子”更是無稽之說。現就如此稱謂的有關資料引用過來,供以甄別。

    地堂,亦即陝北民間所雲“暗堂子”,這是天主教對“伊甸園”所作的漢語名稱,意指“地上天堂”。是信奉天主教的教徒們的一種稱謂,中國人是不用的。

    明堂是儒教合祀群神的場所。據《孝經》中說:“昔者周公郊祀後稷以配天,宗祀文王於明堂以配上帝。”又據《禮記·明堂位》中雲:“昔者周公朝諸侯於明堂之位。”從這一記載來看,明堂又是施政、布政的場所。也有人認為,明堂既是祭祀場所,又是布政場所。漢武帝到泰山封禪時,見泰山腳下有一古明堂遺址,遂據公玉帶所上明堂圖,在汶水邊(今山東境內)建明堂,祀太一和五帝。東漢時所造明堂的大體形製是:上圓下方,八窗九室。後來的明堂形製不定,有十二室的,也有五室的。但儒者們對此爭論很多。唐代所造明堂極其宏大,最大的有二百九十四尺高,直徑三百尺,號為通天宮。但唐玄宗認為這種建築不合規製,遂被拆除。宋代起初以大慶殿為明堂,後來才單獨營造。明代前期,在天壇之上加屋,成大祀殿,在其中合祭天地諸神。嘉靖皇帝根據宋代朱熹有關明堂的意見,開始實行天地分祭,於大祀殿南重建天壇。清代仿明代之製,於天壇北建大享殿,乾隆時改名祈年殿(即今北京天壇)。明大祀殿即代行明堂職能。於明堂會祭群神,起初在初春之際,後來移至秋末。清沿明製,於初春在大享殿祭天祈穀,因為不合秋末合祭群神的意義,才改“大享”為“祈年”,從此,明堂即不再存在。

    “明堂子”在陝北一些地方流行開來,這既不符合古代禮製,又將空門葬僧之塔而用,是喪葬禮俗中的一大悲哀。

    陝北葬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